“茂哥”不是他的本名,那是圈内人亲切的称呼,而我们小辈份者还是尊重地唤他一声郭老师。
1986年就认识郭兴茂,那时他还是煤城艺术馆的音乐干部,馆里曾经办过一期音乐培训班,爱好音乐的我也报名参加,并被选为班长。郭兴茂是培训班的负责人,我们便有很多接触的机会。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我们都有点怕他。可下课了,想怎么与他疯他都不生气。那时,郭兴茂在艺术馆乐队里打架子鼓,看着他劈哩叭啦挥着鼓槌敲这敲那便很羡慕。考上大学时,听说他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从事社会音乐活动工作。
1994年,我已在故地做了老师。有一天,郭兴茂风赴尘尘地跑来找我说,学院准备成立社会音乐教育考级委员会,并拿着省教委体艺处的便函,让我引见当地教委的负责人。看他满脸灰尘,我说,你休息一会儿,洗把脸再说。他说,趁着刚刚上班,还是快去找人,免得又去扑空。晚上,在“民族饭店”我请他吃羊肉泡馍,他拿着饼,掰着掰着竟靠在椅子上睡着了。以后,虽然没有见过他的面,却常有友人带来他的消息,说他在组织“西北地区全国珠江杯钢琴大赛”,又邀请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先生来演奏《黄河》,还搞什么“国际音乐周”,看来,他的社会音乐活动工作已慢慢地走入了正轨。
郭兴茂1976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又在四川音乐学院进修过三年,虽然,他没有搞专业,但他组织的考级工作与音乐紧密相连。今年,在西安音乐学院碰见他时,他已被提升为考级办主任,并已有了象样的办公室。有很多家长在向他咨询考级事宜,他乐此不疲,详细解释。看他忙碌的样子,便不好意思多多打扰,只有匆匆告辞。虽然,已有两万余名学生参加了他组织的音乐考级,虽然,全省各个地市都有考级分会,虽然他也大口喝酒,豪气冲天,但其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不到伤心处,提起往事,郭兴茂也有流泪的时候。今天,他的事业已经干得很有声色,但这里所负出的辛劳只有他知道。
实习记者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