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观念更新 技术创新

——渭通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2023年10月07日

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走观念更新,技术创新,产品高新的路子。渭通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首先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武装职工头脑,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规则。第二,针对企业各个不同岗位人员如何转变观念,特变什么样的观念,都有具体要求。

比如,要求决策层和管理层在企业发展中变过去的“纵向化”为“横向化”。陕西制粉厂家只有4家,渭通不在陕西比,而是与全国同行业中的强者比。就是发展要比最快的,竞争要选最强的。要当行业的排头兵,这才有压力,有动力。

对市场销售人员,则提出变过去主要看当年销售多少为主要考核年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的提高。渭通产品的经销由8个省102个县发展到300多个县,增长了一倍多。每年销售收入的增长都在七八百万元以上。

对产品设计人员,要求转变传统的设计思维,大胆采用等强度设计原理和价值工程原理,剔除产品的剩余功能,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工艺。

对公司员工来说,改变了过去等靠要及平均主义分配的思想,把提高自身收入的着力点放在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上。真正落实多劳多得,高质量高收入,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一线工人月收入最高达1500元以上。

观念更新是渭通实现制度、管理和技术、产品等一切创新工作的基础。变则通,通则兴。1996年,该公司被国经贸委、机械工业部列为“九五”技改“双加”工程重点企业后,公司立即投入2800万元,对生产工艺及厂容厂貌进行高起点、高档次、高速度的彻底改造。原计划三年完成的工程,只用了一年半时间。渭通公司提前完成了建厂四十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技改工程,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综合技术水平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技术开发能力明显增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初具规模,具备了年产1.5万台新型磨粉机,8万根磨辊的生产能力。从生产规模到技术工艺水平在全国都是一流的。这次技改的成功,渭通以现代企业的雏形,闪烁着国企振兴的希望之光,展示着一代渭通人的飒爽英姿。

围绕市场搞技改,瞄准精品搞开发。渭通始终坚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技改刚开始,就组建了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中心。为了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开发积极性,公司提出“准确把握时机,不断推陈出新的开发方针,制定了“少争论、多实践,成功了就奖励,失败了不追究”的技术革新政策,推行课题承包制。并力求做到“四高、五快”(即高起点、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益;信息反馈快、领导决策快、研制开发快、投入生产快、进入市场快)。

面对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渭通公司以开发拉带市场,以高技产品引导市场,补充市场,以优质服务满足市场。近几年,公司共开发新产品31种,16种已产生了批量效益。其6FY240型磨粉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辊磨粉机是目前世界制粉机械行业竞相研究开发的前沿课题之一,渭通的开发成功,打破了世界上多年来辊式磨粉机一次研磨。其技术不但引导了中国制粉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而且走在了世界制粉机械技术发展的前列。该产品是渭通公司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荣获1998年第十届发明博览会金奖。作为高科技产品,被列入陕西机械工业“九五”期间特色新产品发展规划。也列入国家经贸委“中西部优势工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工程专项规划。”

这两种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已累计实现产值1亿多元,实现销售收入8158万元,创造利润2183万元。这6年,新产品产值率年均达到45%以上,并以此带来了市场覆盖率、占有率猛增的市场效应。新产品技术附加值的提高,是渭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主要途径,连续6年每年利润以50%的速度递增。产品还远销俄罗斯、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渭通,被誉为“中国小型磨粉机的发源地”,依靠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技术储备,保持着六个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台小型磨粉机在这里诞生;第一套风运自动上料磨粉机在这里推出;第一条年产4万根磨辊生产线在这里投入运营;第一根多元低合金空心磨辊在这里研制成功;第一台填补国内空白的全自动、全封闭、大容量40型磨粉机在这里问世;第一台代表国际九十年代技术领先水平的三辊磨粉机在这里开发成功。

就是这六个第一,是渭通人不断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她推动了中国制粉机械行业不断发展的进程,引导了全国制粉机械行业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

上篇:咸阳市劳动局为再就业鼓劲加油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9/1999093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09/30/2612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