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汉阳陵博物苑初见端倪

2023年10月07日

共和国五十华诞前一日,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暨考古发掘现场正式对外开放。作为阳陵博物苑的一部分,它的开放标志着博物苑的建设初见端倪。

阳陵为汉景帝刘启的陵寝,是咸阳原上汉九陵最东端的一座,南与汉长安城隔渭水相望,西与汉高祖长陵相邻。它座西面东,帝陵位于陵园 西部,紧挨在东面之陵为景帝王皇后(即武帝之母)陵,陵之四周均有围墙和阙门。两座陵的封土周围及帝陵的东南和西北部,分布着大型从葬墓百余座,罗经石遗址,嫔妃陪葬墓分布帝陵南北。司马道位于陵东,陵西有修陵人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阳陵邑位于司马道东端。

阳陵陵园面积达12平方公里,现已出土从葬坑81座,围绕帝陵封土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排列密集而有序。这些从葬坑大小有别,内涵亦有所不同,当属官署、侍卫、府藏等性质。出土器物计有数目极多,形态各异的羊、猪、狗、鸡等动物俑群,有形态逼真、造型不同的仪仗骑兵、侍卫武士、侍从和男女裸俑群等精美的文物精品,通过试掘,了解到从葬坑内还有战车、兵器、生产用具等。自九十年代发掘以来,已出土文物4万余件。目前已基本弄清了阳陵的形制、布局、结构和内涵,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正由于如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投资11.750万元,征用了2894亩土地,在对文物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建设阳陵博物苑。现在,公路已从帝陵修至陵南区的阳陵考古陈列馆。

作为起首建设部分,陈列馆现在已对外开放,它分上下两层,所展示文物1200余件,系从近年出土文物中挑选而来,内容丰富,价值极高,其中有些文物则是按原出土的坑位,整体搬迁,完整复原,以再现其当年在坑内的真实面貌。

考古发掘现场开放的,主要有阳陵封土东侧的从葬坑,阳陵排水渠道,阳陵南区从葬坑,德阳宫(此系景帝自作之庙,因忌讳不言庙,故言宫)建筑基址及世界上最早的罗经石。

阳陵考古陈列馆正式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按照阳陵的总体规划,重点发掘,部分复员,不断丰富文物及参观内涵,一个独具特色的集考古发掘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汉阳陵博物苑,将会更加迷人。 (杨乾坤)

上篇:府谷发现古生物群化石
下篇:咸阳至宝鸡天然气工程点火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0/1999101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0/12/2614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