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兼听”实为重要。尤其自从参加工作之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使我深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史载唐太宗“以人为镜”,善于“兼听”,成就盛世伟业,被后人誉为一代名君。春秋后期,官至宰相的郑国人子产,不毁乡校,意在从乡校发表的不同政见中,善者行之,恶者改之,成为历史上卓有成效的政治家。
中外古今,安邦治国如此,搞好企业也含同理。资料介绍美国经营管理权威专家詹姆斯·范费利特警示管理者:戒不征求职员的建设,不寻求职员的帮助。他认为建设性的批评可创造出高产值,高利润和高效能。这把现代企业管理者“兼听”的利弊一语道破。
“兼听则明”,原因是能够了解矛盾各方面的特点,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偏信则暗”,其主要是只见局部,不见全部;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残酷激烈,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管理者,能把人们的好意见接受下来,当成管理企业,改进工作的良药,是智者。
我们工作中要做到“兼听”不“偏信”,更为重要。《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窥镜而自视”,方悟妻“私”他,妾“畏”他,客“欲有求”于他,才违背事实,说他比城北徐公美。清代唐甄则说:“诲唯能下,故川泽之水归之”。这又使人想起历史上金王朝的著名君主金世宗,为广开言路,纳谏正己,他近直臣,喜诤言,明己过,自抑尊戒,从而克己勤政,优恤臣民,政绩斐然。
当然,作为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已与过去的帝王将相大不相同,但读史使人明智,企业管理者承担着改善职工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借鉴历史,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开拓市场,提高效益,除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外,管理者更应从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出发,加强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广开言论,做到虚怀若谷,虚心为政。否则,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可能出现管理者的偏信,轻者决策偏颇,效益受损;重得,“上聋下塞,邦其倾矣!”(郭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