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人为机械损伤自然灾害摧残

救救濒临绝境的古树名木

欢迎单位和个人冠名管护

2023年10月07日

本报讯 中槐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市树,古树则是国家的“活文物”,乃园林珍品、无价之宝。近日由于雷雨大风影响,西安市碑林区地域内的一批市级古树名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位于三学街府学巷口的9号古中槐主杆已经严重开裂,生命岌岌可危。记者与碑林区绿化委取得了联系,他们表示在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并落实了一部分经费,很快就会动工进行彻底的维护。

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附近,记者见到了这裸名列西安市古树名木第0009号的古槐,其树身主杆全部空朽,仅靠少半面树皮存活。碑林区绿化委的于凯介绍说:“目前正值秋季多雨时节,年代较长的古树名木都会面临损伤、甚至坏死的危险。我们发现9号古槐的情况后,很快采取了用钢架支护的临时措施,以防倒塌。我们还向市园林局发出了紧急抢救9号古槐树的请示报告,他们已答应给我们一部分经费,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这棵古树实施长久的保护方案。根据9号古槐的树冠生长状况,我们计划修建仿古牌楼,支撑古树存活的枝杆。同时要对全部空朽的树身进行专业保护处理及其仿生复古支撑保护。”

古树是活的有机体,它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但由于气象灾害以及人为的机械损伤,促使树体过早衰老,甚至枯败死亡。为此,西安市早在1996年就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然而谈及占树名木的保护状况,碑林区绿化委的孙科长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社会上一些人缺乏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随意在古树身上敲打、钉钉、刻划、架电线、缠绕铁丝、拴绳挂物,砍伐树杆、砍剥树皮、挖掘树根、火烧树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许多古树名木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呼吁:保护古树,人人有责。”

对于目前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紧张的状况,于凯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说:“为了便于古树名木的管理保护工作,今年5月市上公布了第一批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并进行了统一编号。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如果对保护古树名木有兴趣,可以采取‘认领’的办法,积极出钱出力,冠名管护。”

本报记者田勇刚

上篇:没有了
下篇:高兴之余的担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0/1999102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0/20/2617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