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用生命筑成路基

——记安康铁路工程公司职工陈亚军

2023年10月07日

1994,安康铁路公司修配厂从主业分离,走上了自负盈亏之路。当时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身为厂技术主管的陈亚军,看到一些职工息工在家,仅靠每月150元的生活费维护生计,不禁心如火燎。他和厂领导思虑着,能不能走一条新路子到地方公路建设上找饭吃,于是他们四处奔波,多方联系。当得知汉中市决定拓宽108国道时,他们迅速出击,分头行动准备资料,进入了紧张的投议标工作。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啃一袋方便面。当汉中市招标办宣布安铁修配厂施工方案科学,预算合理,一举中标公路改建任务时,全厂职工无不为之喜悦。大家都明白这中间不知流淌了陈亚军多少心血和汗水。

1998年4月,厂领导临危授命陈亚军任108国道改建工程施工负责人。他非常感激组织对他的信任;决心努力工作,为公司开拓地方建筑市场树一面旗帜。他着手制定了《创优规划》、《安全质量措施》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一熬就是一个通宵。在施工动员会上,提出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结一方友谊,留一片赞誉”的发展理念。上班时,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工地上,带着大家把机械设备检查一遍,然后安排当日的工作,指挥部的领导无论什么时间到工地检查工作,都可以看到工作安排合理,施工井然有序。无论他是在工地,还是在住所,他总是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三伏天,他忘不了把清凉解暑物品送到职工手中,三九天,他更忘不了去看看职工防寒用品是否齐全。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陈亚军就这么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陈亚军家住汉中,离施工地点近在咫尺,可他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1998年11月,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无助的老母亲望眼欲穿,可仍不见儿子回归的身影。

自古忠孝难两全。望着昏迷在病床上的父亲,陈亚军交待了几句,又连夜赶回了工地。

十几年来,对事业无限的爱和铺路面般的奉献精神,使陈亚军赢得了各方面的赞誉。他曾多次被评为局级“先进工作者”和公司“优秀党员”,他所带的108班组也被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马小华刘志斌)

上篇:山区小厂的文明之花
下篇:再给职工一把“晴雨伞”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0/1999102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0/20/2617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