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乾坤) 坐落于秦俑馆内的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于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后,参观者络绎不绝。记者遂于15日下午乘兴前往。该厅位于二号坑展厅东广场北侧,外型采用汉代坞堡形式,以芝麻白花岗岩贴面,屋面四角有四个阙楼,高出屋面6·8米,整个建筑外型与秦俑馆二号坑展厅相协调。陈列厅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主层两层。
一层大厅的显著位置,陈列着新近从秦陵东南侧内外城之间出土的青铜大鼎。该鼎重211公斤,呈圆形,通体纹饰,是秦统一前的祭祀用器物,为迄今发现的秦陵最大的鼎。由此而进入的是铜车马展厅,主展区安放着1980年在秦陵西侧出土的两组彩绘铜车马,和其它一些文物。铜车马原展室较狭小,而今迁入面积630平方米的新展厅,大有“出之幽谷,迁于乔木”的韵味。展厅分为序厅、主展区和辅助展区,静穆豪华,颇有气势,使铜车马显得更加富丽堂皇,直具天子之气。在辅助区设置了模拟铜车马制造工艺的复制品,观众亦可现场操作。
记者在铜车马展厅见到黄皮肤黑头发的国人和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游客饶有兴致地观赏展出文物,汉语和外语在这里极为和谐悦耳,现出了人们对这人类共同财富的赞赏。
据秦俑馆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张文立介绍,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将陆续布展,其中二层拟为专题陈列。
下图为陈列厅正门。 郭玉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