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放弃条件优越的后勤工作,到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几个春秋。他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广泛赞誉,连续十年被厂里评为“先进个人”,连续五年被石泉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荣获安康地区“劳动模范”的殊荣。他,就是石泉县水泥厂生料车间保钳班长谭从富。
谭从富1977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机关后勤管理、车间设备维护和保养等工作。1983年,他主动要求到车间当了一名保钳工。他虚心向行家学习,不到一年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保钳技术,成了车间的骨干。一次,上白班的他刚要下班时,得知接班的工友突然生病,车间领导犯难了。谭从富二话没说,主动为工友顶班,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当第二个班还有两个小时就要下班时,车间20余米高的斗提机链条突然全部垮下,磨机只好停下。他又毫不犹豫地跳进机坑,投入抢修。接班的工人们来了,让他下班休息,他却说:“还是一起干完再走吧,人多力量大。”就这样,他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直到生产恢复正常,他才放心地离开了岗位。
谭从富不仅是保钳骨干,还是小改小革的能手。一度时期,车间锤式破碎机因生产频率高,锤头磨损大,不得不经常停机更换锤头,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他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建议车间加大锤头座,更换大锤头,增强耐磨度。车间按照他的方案进行改造后,效果显著,原来每月换锤头4次,停机一周左右,现在每月更换一次,停机一小时,仅此一项年节资万余元。十几年来,他搞小改小革12项,收效率达90%。
10余年来,谭从富为企业义务奉献300多个工时,为车间排险解难百余次,收集废料,小改小革创效10余万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工作,职工们亲切地称他为: “老黄牛”。 (黄平安唐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