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1日上午,几名不法商贩在西安市玉祥门附近高价叫卖一种普通中草药,通过相互作托,欺诈过往群众。记者在上班途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2315”举报电话,工商人员快速出击,将不法商贩逮了个正着。
这天上午8时许,记者路过玉祥门十字的人行道,看到一名妇女正在席地叫卖一种圆球状干果,旁边放着一块硬纸牌,上面写道:“海南特产——路通果,优质新药、疗效奇特,专治气管炎、咽喉炎”,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望。一名农民模样的男子蹲在摊前边挑边说:“这东西比较少见,用开水泡制,治疗气管炎效果确实好,多少钱一斤?”女摊主说:“论克卖,一克7分钱。”另一位中年妇女说:“便宜些,我也买,一克5分钱吧。”女摊主回应道:“不说了,给你俩按6分钱算。”说完就给“农民”和中年妇女各称了80克。这时,一位提着箱子的过路人也买了90克。“农民”和中年妇女买完就向前走去,记者便跟了过去,走了20多米,又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叫卖这种药材,“农民”和中年妇女又把买的药材悄悄交给了中年男子。这时记者感到这是一个骗局,便回到办公室拨通了“12315”,他们马上安排环城西路工商所前往查办。
打完电话,记者又返回现场,那伙人仍在叫卖。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工商人员便骑着摩托车赶来,将这伙不法商贩当场抓获,并带回了工商所。经讯问得知,这伙人以每斤3元从药材市场批发了6公斤这种药材,然后夸大药材的效用,互相作托,以每克5—7分钱零售,牟取暴利。一位名叫孟广清的“托”是周至县农民,每天大致分得20—30元。最后,工商稽查人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规,对这些不法商贩进行了处罚。
本报记者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