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辖区企业众多,具体情况差异大的实际,作为工业重镇的宝鸡市从“分类指导、分批推行、抓点带面”等几方面人手,稳步推行厂务公开,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10月底,全市14个主管局均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并有8个主管局已将厂务公开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全市12个县区的公开工作也已转入全面推行阶段。
在这项工作中,宝鸡市抓得狠、扛得硬、来得实,使公开工作真正摆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麟游县专门抽调三名干部充实县厂务公开办公室,并从财政上拨了专项经费。陇县县委则明确宣布:年底对应推行厂务公开但不推行的企业,县总工会将会同纪检等部门进企业查账,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必要时将公开予以曝光。
为了使厂务公开工作更具实效性,宝鸡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刘忠明确提出了“厂务公开要有力促进企业脱困攻坚”的要求。为此,他们先后召集召开了部分扭亏有望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和“厂务公开与打好国企脱困攻坚战”研讨会,通过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扭亏脱困。宝鸡红光钢铁集团在公开活动中不避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厂内各方面扭亏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比去年同比减亏309.5万元。去年底每吨铁成本1007.29元,现在则下降到857.12元。市油毡厂通过厂务公开使职工清楚了家底,形成了“不靠天、不靠地,只有自己救自己”的共识。今年上半年该厂完成销售收入1021万元,亏损比去年同期下降14.5%。
本报记者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