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魏娜之死

看中学教育的畸型

2023年10月07日

编辑同志:

读罢贵报记者冰峰同志1999年11月9日采写的《一句话竟成导火索——铜川一女生服毒身亡》的报道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有人说魏娜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差了,也许有人认为其姑讲话太随意了,也许有人还认为该同学的性格太孤僻了……这许许多多的原因与其自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难道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关系吗?

近几年,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叫得很响亮,但许多地方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学生的作业一门比一门多,活动一天比一天少。班级管理也一直沿用“抓两头,带中间”——即班主任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能为班级争光的少数优秀学生及班(团、队)干部的培养及易给班级抹黑的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上,而占班级大多数的中等学生则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要求进步,羡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赖,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等潜藏在他们身上的诸多积极因素始终难以得到表现和发展,加之有的学生家境贫寒,易被同学瞧不起,这怎能不使他们感到失落和压抑,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孤僻,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而最终选择轻生呢?

魏娜同学的离去给我们学校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即对中等生的教育依然不容忽视,这类学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希望广大教师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化作滴滴甘泉,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

陕西商州师范:周天良

上篇:古渡沧桑话巨变
下篇:B字瓶推行逾半载啤酒瓶爆炸仍频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1/1999112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1/23/2600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