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加入WTO陕西纺织出路何在

2023年10月07日

作为女性,时不时光顾一下各大商场的服装“世界”,时间久了,颇有感慨。可以说,女性服装的“白领”,全让北京“腾氏”、武汉“太和”、上海“来斯基拉”等知名品牌所垄断,男士们的服装则被“开开”、“杉杉”、“雅戈尔”、“罗西尼”等所“把持”,陕西服装除“伟志”外,无一登“大雅之堂”。

文艺南路的布匹批发市场,也是人们常去的地方。可是作为纺织大省,那里却几乎是清一色广州、浙江或进口货。前两年,陕西的毛料在此还占一席之地,而今也被江苏的“阳光”等南方过来的毛料所淹没。

这些现象,不能不使人感到,中国加入WTO后,陕西纺织业所面临的严峻市场环境。

陕西是全国有名的纺织大省,但多年来在深加工方面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主导产业。而只是以坯布为主的初加工,致使全国排列第三大纺织品批发市场的文艺南路布匹市场,仅有陕西纺织品约8%的份额。特别是服装,更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陕西纺织出口交货品种单一,深加工产品出口数量微乎其微,服装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0.18%,占全国服装出口量的万分之四。

从海关反馈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发展趋势来看,服装贸易是纺织品贸易的主导产品。199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中,70%为服装等制品;西欧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中的58%以上为服装贸易。而陕西的纺织业则是初加工能力远远大于深加工能力,产品结构非常不适应国际纺织品贸易发展潮流。并且,加入WTO,这种初加工产品及小规模化纤产品,亦会受到低价格水平产品及化纤面料的大量涌人中国市场的威胁和挑战。

形势是严峻的,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

陕西的纺织业必须以服装业和最终产品为龙头,突破行业界限,实现纵向联合;利用坯布优势,尽快推进和发展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服装业投资少,见效快,通过服装业的发展,促进面料的开发和产品升档。近年来,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居装修是一大消费热点;应抓住机遇,开发家用纺织品和装饰织物,增加深加工产品和制成品,彻底改变以坯布出口为主导产品的现象。

国家纺织工业局最近决定:以服装面料为突破口,以顶替进口面料为目标,使出口服装面料的自给率由目前40%左右提高到65%以上。我省纺织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提高行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水平。研究国外最新技术动态,掌握前沿科技,生产符合人口国技术及环保要求的产品。我省化纤规模小,不具备规模效益,要生存和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在开发和生产高档次及高附加值产品上下功夫。

我省纺织品在中高档市场竞争中乏力,关键是缺乏名牌产品,不能形成自身的市场优势。因而,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创一流产品,在创品牌中,要重视企业形象(CI)和消费者满意战略,使企业的商品、销售力和形象力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产品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使有竞争能力的商品通过品牌化为企业创造更佳效益。

产品进入市场及占领市场份额多少,是通过营销人员来实现的,而营销人员同时又是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光缆。如果面料企业的营销人员不了解服装行业的要求,往往会使开发出的新产品变为废品。如今大街小巷的打折、甩卖产品,并不都是“老牌”积压货。因此,企业要建立一支熟悉企业生产、熟悉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及规则、知识层次高、知已知彼、有专业水平的营销队伍,去开拓和驾驶市场。

如今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产品更新快,生命周期短,批量小,特别是服装市场,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潮流款式更新,一天一个样。企业必须及时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开发和生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中国加入WTO,是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并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愿陕西纺织业在这场优胜劣汰的考验中,打出自己的品牌,叫布匹商贩们瞅着陕西精美的窗帘、床上用品等大量涌人文艺路布匹批发市场,让陕西的服装走出陕西,叫响全国。

(杨令青王朝晖)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1/1999112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1/24/2601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