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下岗职工有缘份,1996年2月,从杜康酒厂劳司下岗的邵现春被聘任为县农机修造厂厂长。当时该厂资不抵债300多万元,拖欠职工工资10多万元,基本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50名职工除留守的13名外,其余全部被迫自谋出路。面对这样瘫痪企业,邵现春感到压力特别大。但当他想起屈原的高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又立即振奋起精神。他主持制定了企业发展的三年规划,把职工安置也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恢复企业生产和生机的同时,邵现春根据各人实际情况和能力,实行岗位承包负责制,把生产任务和安置职工相结合,使职工人人有活干,有饭吃。他鼓励两名老职工分别牵头承包了三轮车装配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安置了15名职工。利用闲置的厂房厂地,邵现春组织职工出资人股,建成了股份制企业——白水县秦龙果树专用肥厂,安置了50名职工。他还鼓励、资助12名职工,办起了浴池、小商店、录像厅及幼儿园等。针对化肥季节性生产的不足,邵现春又以安置职工为目的,创办了秦龙蜂窝煤厂和秦龙榨油厂,使最后一批待岗职工全部得到安置。 为了使职工早日有饭吃,这三年多时间里,邵现春没睡过一个完整觉,没吃过一顿可口饭。他常说:“下岗职工就是自己的兄妹,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为下岗职工办厂”,就成了他时时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白工文)
等待处理…
为了职工有饭吃
——记白水县农机修造厂厂长邵现春
2023年10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