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桂子)拥有3.4万名职工的铁一局工会,面对两千多息工下岗职工,发挥群众组织的自身优势,适时成立了再就业信息指导服务中心。在引导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的同时,又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择业能力,目前已使162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被省总授予“实施再就业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实施,加之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一度使全局息工下岗职工最多达到6186人。工会干部通过对下岗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深深感到再就业工作千难万难,最难的还是下岗职工的观念转变。他们结合实际,用典型引路。四处下岗女工李宝兰,当初卖过烧鸡,摆过地摊,后又主动与当地邮政部门联系,在家属区办起了便民邮电所。由于她工作勤奋努力,很快就被邮电所聘为业务主管,她这个“临时工”还管起了“正式工”,被省总评为“创业新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的再就业先进个人。其中有经营个体服装店的工材总厂下岗女工李敏;有经营个体书店的一处下岗女工赵虹;还有承包耕种农村土地,经营农、林、养殖业的工程机械厂下岗职工贾贵宝。局工会干部先后到三原、咸阳、新丰镇、渭南等基地,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个别家访促膝谈心,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下岗职工调整心态,理顺情绪,尽快步入再就业行列。促使下岗职工逐步树立“只要有活干,有较稳定的收入就是再就业”的新观念。目前,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已经自主择业,自强创业。
与此同时,这个局工会还把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既缺乏市场需求技能,又拖家带小出不了远门的女职工,作为提高择业能力培训的重点。去年以来,这个局工会和有关基层工会就相继举办了24期培训班,培训下岗职工920人,其中已有12名计算机班学员学有所为重新就业,还有200多人相继找到工作,实现了再就业。据初步统计,自1997年以来该局已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52期,培训职工达9865人次。目前,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已成为铁一局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