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农闲季节,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开始在一些城镇相继红火起来。本是繁荣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会,近年来却越来越变味。日前,笔者有幸到辖区县乡赶会,发现日常急需的农资品、文化品和商务品少了,而质次价廉的小商品、低级乏味的歌舞演出和盗版书籍、光盘却明显多了。昔日深受城乡人民喜爱的交流会,渐渐在人们心中失去了市场,其“离题”现象引人深思。
变相赌博盛行常见的一种叫“套圈”的游戏。参加者花几元钱,买几个竹笺扎成的圈或自行车小轮胎,可以任意套场地上胡乱摆放的商品。小到香烟、玩具,大到脸盆、炒锅,大都是些过期伪劣产品。即是这样,套上“猎物”者也是寥寥无几。另一种常见的骗人把戏是自设的摸奖活动。以高额奖金做诱饵,并附带罚金条件,看似轻而易举,但真正轮到自己去摸,回回交罚金。这种“行当”平日消声匿迹,在交流会上属正当营业,骗你没商量。
短命商品畅销质次价廉的小商品,往往用不了几天就“寿终正寝”,可在交流会上,大有崛起之势,每隔三五步便有一个叫卖点。小商品外观看似精致,其实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像一元钱的钳子、两元的泥鞋、三四元的简易伞,最贵的也莫过于七八元的“石头”眼镜,往往是使用一二次,就成了废家当。
歌舞演出火爆场地宽广地带,多被歌舞“霸占”,明明是大白天演出,但舞台现场硬要遮成黑夜效果。这家广告称请来南方阿龙捧场,那家吆喝叫来北方阿狼坐阵。为了争观众,演出场外常常是美女竞相暴露表演,更有甚者,叫些畸形人或残疾人登台亮相,以求达到轰动效应。而群众真正喜爱的秦腔等地方戏却被挤到一边,成为交流会上不起眼的“景观”,令赶会者失望。其实问题不难解决,筹办者只须严把“交流项目”审批关,在开绿灯的同时,不要忘记适宜亮起“红灯”。不然,城乡交流会只会越办越跑题! (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