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燕明刀——

北京地区最早的金属货币

2023年10月07日

文/朱丽静

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属燕。刀币是燕国的主要铸币,也是北京地区最早的金属货币。因其币面文字为“明”字,习惯上称为“燕明刀”。

在春秋晚期,燕国正式铸造和使用燕明刀作为法定的金属货币,一直参与流通,直到燕亡。燕明刀的出现,反映了燕国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

燕明刀的一大特点就是币文自始至终冠以“司”字,这也是燕明刀不同于其他国家铸币的明显特征。“司”,学者一般将其释为“明”字,意为日、月组合之意。今天所见的燕明刀通长13—15、刀首宽1.4—1.8、环径1.3—1.5厘米,重13—18克之间。明刀背面文字是“左”、“右”等字,及以这些字为首组成的字组。现今人们基本上认为这些背文表示为铸钱场所,它们是一种标识,示与其它地方铸币相区别。燕明刀早期形成制为圆折弧背,晚期则演变为高折磬背。在其长达三百年的使用时间里,燕明刀的货币购买能力基本上是相同的。有专家考证,一枚燕明刀的购买力0.55升,购盐3.475升。

货币是进行交易的媒介,没有广泛的需要,一个国家绝不会铸造大量货币。燕明刀的大量发现证实了这一点。它以数量众多、出土广泛,在春秋战国货币中独树一帜。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后,北京共出土燕明刀约50起,其中绝大多数为窖藏,少数为居住遗址残存,极个别为墓藏。出土地点分布于北京市的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昌平县、平谷县、怀柔等十五个区县。

上篇:圣地伯乐
下篇:月亮——不是地球的“永恒密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9/12/199912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9-12/10/26243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