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九冶金建设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简称九冶四公司),位于勉县江南定军山下,是集土建、安装、非标制作、筑炉、土石方、桩基、装饰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现有职工900余名,其中各类中高级专业人员150人,具有等级资质的项目经理35人。公司下设15个项目部,一个大型一级预制构件厂,一个物资供应站和重型设备租赁站。公民固定资产4220万元,各类主要生产机械设备300多台(套),年施工能力可达5000万元以上。
九冶四公司是中国冶金建筑行业的一支劲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团结务实,坚强有力的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外闯市场,内抓管理,科学育人,牢固树立“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占一方市场、树一座丰碑”的意识,努力促使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两个文明创建活动稳步向前发展。连续四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盈利的业绩,产值、利润每年25%递增,人均收入逐年增加20%以上,固定资产增值25%以上。99年完成产值又将创历史最好水平。几年来,公司经理唐定华、党委书记奚华龙不但被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而且公司连续多次获勉县、省冶金局、建设公司、首钢总公司“文明单位”,“五好班子”,“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其中有一批工程项目又获得了省、市(厅)级“优良工程”和“文明工地”称号。他们优异的业绩,不但树立了自身良好的社会信誉,而且也为勉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完成各项目工程及其质量管理工作中,由于成绩卓著,通过了英国摩迪公司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陕南建筑行业第一家获此认证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进取
九冶四公司,在不断加强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理解的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增强主动出击,积极开拓市场,勇于创新的意识。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地制定了每个时期的经营目标和工作方针,以利润为中心,加快内部改革进程,增产节约,加强项目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实事求是不断前进。
在工作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他们向市场要效益,跳出了工程开发只是少数人找活的误区。其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工程开发,激励机制不断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他们通过职代会制定了《九冶四公司工程开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公司工程开发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确定了工程开发奖励办法。同时,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工程任务一经落实,及时兑现,决不食言,以此调动广大职工共同为企业担忧,主动为企业承揽工程任务的积极性。二是:制定工程开发新战略。公司逐步摆脱以往行业依托,在巩固已有市场空间的同时,积极向公路、桥梁、电力等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扩展,向高层、装潢及安装等建筑业高附加值产业渗透。他们通过汉中办事处几年来铺设的信息网络及建立的各方面的关系,采取灵活的报价竞争策略,提高报价的准确率和标书质量,承接到汉中市政协综合楼工程,结束了九冶搬迁到陕南20多年来没有进入汉中建筑市场的历史。同时,扩宽了经营战略方针,仅98年就使他们承接了诸如勉康二级公路三标段路基,路面工程,六标段桥梁工程及煎茶岭金矿设备安装工程等多项施工建设任务。三是:干好在建工程,以现场保市场。“干好活是找活的继续”这一思想已深入到九冶四公司职工心中,不论工程项目大小,都快速优质地干好,使建设单位满意,并始终与建设单位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在煎茶岭金矿设备安装项目中,由于在进度和质量各方面都完成的十分出色,因此多次受到外方的赞誉,同时,又源源不断的争得了零星的安装任务。还有,八一铜矿次烧结工程的完工,也深得建设单位认可,同样也争得了电解锌工程的后续任务。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四公司在前进中注意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公司在对用户承诺活动中,提出了所干工程要比合同提前完工,工程验收一次成功,工程返修率为零,合同违约率为零的口号。对于重点工程公司要求必须实施创文明工地规划,各项目部开展创省、市级优良工程活动,这些工作和具体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许多单位慕名找上门来,要求与他们合作。四是:四公司注重多业并举,以土建为主,集吊装、土石方、安装、制作为辅,实行多条腿走路的原则,广为联系承建各种工程项目。汉中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扩建属市重点工程,四公司负责其中的30M跨距钢屋架制作安装,以速度快、质量高受到市领导的赞扬;吊装队伍开赴安康,在省二级公路施工中承担了五座公路大桥的吊装任务,得到安康市领导和行署专员的高度评价。
深化改革转机制强化管理出效益
在九八年,九冶四公司为履行其经营目标责任书,对各项指标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解,提出了“拓宽市场求生存,改革机制求发展,资本经营促活力,减员分流增效益”的经营工作指导思想和“确保上交,盈利返奖,成本控制,分配自定”的分配原则,一方面公司与机关签订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等等。这些合同的签订,达到了规范内部经营行为的。另一方面为确保这些责任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调整组织机构,改革内部分配机制。按照“职能清晰,跨度合理,人员精干,管理到位”的原则,通过对机关压缩分离等手段,逐步实现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管理目标。为了用经济杠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好地处理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公司将过去分配原则中的“盈利分成”改为“盈利返奖”,即项目部盈利部分应全部上交公司,公司本着持续发展,鼓励积极性的原则,将盈利部分一半又返奖给项目部、项目部再按规定分别奖励下属和留作发展基金。对项目部,承包实体及干部职工的工资收入也与其相应的工作业绩与责任挂钩,尽量做到合理公正,既体现出奖勤罚懒,又能充分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优化效益源头,工程项目及现场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地,是生产效益的源头,也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沿,四公司以安全文明施工为基础,以工程质量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合同工期为依据,建设用户满意的名牌产品。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他们定期对各项目部、承包单位在劳动人事管理,资金管理,设备材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为开展创建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活动,保安全、保质量。他们颁发了《质量奖惩暂行办法》、《单位工程安全奖惩暂行办法》及《创建文明土地奖惩办法》,并配合生产适时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真抓实干,效果显著。不但促进了项目部、承包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而且时常受到甲方和主管部门的好评。并获“文明工地”等多种荣誉。为了不断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标准,他们总结生产经验采取新工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含量,增加新设备的投入和应用。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确保IS09000标准的贯彻,他们重视基础工作,并分期分批对全体职工进行贯标培训,使职工能经常地了解标准的内容,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相关体系文件的涵义,以便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司整个工作。
实施凝聚力工程 全面推进双文明建设
认人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是四公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平时经常组织职工进行专题学习,结合测试,以落实任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主体,以全面完成各项年度任务为目标,树立“五个观念”(市场竞争主体观念、效益优生观念、成本观念、有效经营观念、全局观念)。公司定有十分完整的创建文明单位行为规划,围绕着班子建设、生产经营、工程开发、基础管理等主要内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放到第一线去,尤其放到重点工程建设中,使精神文明建设直接为生产经营服务。
创建文明活动,公司将“表率工程”,“形象工程”,“目标工程”和“温暖工程”作为党委的日常工作,班子成员分工明确,互相支持,团结务实,锐意创新,做到小事勤通气,大事会议定。要求职工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班子成员首先不做。在工程建设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干部能够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创建文明活动,公司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关心一线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积极拓宽再就业门路,妥善安置下岗职工,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居住条件。
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前进
回首过去,九冶四公司的成绩突出不凡:1996年12月获首钢“一级达标单位”称号。1997年公司党委书记奚华龙、经理唐定华获九冶级“优秀处级干部”称号。1998年,先后获勉县“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九冶“五好班子”称号。1999年先后获省冶金局级“文明单位,首钢总公司“先进基层党委”、“全国冶金建筑系统‘青安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公司经理唐定华和公司党委书记奚华龙分别获首钢级“劳动模范”称号和省冶金局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无不记录着他们搏击市场、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履履足迹。
展望未来,改革的涛声正一浪紧似一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九冶四公司广大职工,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截止99年11月底他们已完成产值2400万元,成本低、产值高、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咫尺杆头,快马加鞭,九冶四公司的广大职工正向着创精品、创名牌、创省优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赵一扶黄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