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初冬时节,记者驱车去蒲城、富平采访,隔窗相望,发现这里不少县级和乡间公路上凉晒着一片一片红橙橙的东西,开始还以为是玉米、辣椒什么的,不料下车一看却是一堆堆刚做出的鞭炮,不由大吃一惊。
在蒲城坡头乡等处,这些星罗棋布摆放着的鞭炮晾晒点竟当街而设,两边是居民住房和店铺,来来往往的拖拉机、汽车,出出进进的人群,上学的孩子川流不息,有些行人还叼着烟卷。倘若谁丢下一个烟头,或机械里喷出一星火花,引燃这数以万计的鞭炮,其惨况和造成损失不堪设想。
这几年,我省农村不少地方农民农闲时节瞄上制造鞭炮这一桩买卖,许多城镇下岗职工也将此当作发财脱贫的门径。但由于疏于管理,致使事故叠出,血肉迸飞。如今连公路旁、大街上都成了生产场地,加之冬季风干物燥,惨剧随时都有重演的可能。
但愿当地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消除这一严重的危险隐患。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