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晨,西安西火车站职工吴学涛接到一封来自美国2275号信箱寄来的信,一位年近六旬的美国老人在信中写道:“十分感谢您那晚步行送我回住地,在这圣诞节将来之时,寄来我和妻子的合影,并带去对您和家人的祝愿。”
说起小吴,职工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半瓶子”。这是他学了点常用英语,平时动不动还在与人对话中来点“土洋结合”的答语而得名。
去年11月19日晚8时许,西安市北大街,盏盏花灯放光彩,宽阔明亮的街道上车如梭,人似潮。有位高大魁梧、年近六旬、棕发稀疏、脸膛红润、胸前挂架摄像机的外国游客焦急地对过往行人嘀咕着外语,可行人却都因不懂外语而摆手离去。
“柔德,柔德……”就在小吴刚接近这位老外时,老外迈出大步,伸出两只大手,紧紧抓住小吴双臂连摇带喊着。这是“路”的英语单词,小吴听出后,立即用英语说:“我可以帮助您吗?”这老外听到他说出英语后,欣喜若狂,激动得将他抱起、放下,继而叽哩咕噜说了一大串英语。小吴听不明白,只好用蹩脚的英语向对方道:“我学了点英语,请用简单词句告诉我。”
于是,这位老外用简单词语加手势告诉他:“昨晚到此地,下榻蓝天宾馆,一大早出门,四处游览、拍照。西安太美了!要看的景点、文物太多了!故而留恋忘返,迷路难归。”
小吴便带着这位外国游客,沿北大街向城墙外的蓝天宾馆方向走去。晚10时许,当小吴把这位老外送进蓝天宾馆的大门,步入二楼大厅时,宾馆的经理、服务人员也正在为这位老外未归而焦急呢。
第二天上午,宾馆经理给小吴打来电话说,那位名叫莫尔毕的美国游客,下午在宾馆设宴请他做客,以表相互之意和朋友惜别之情。然而,第二天小吴因值班无法赴宴相约,莫尔毕也只好当夜乘坐飞机,飞向太平洋彼岸。这情、这意,便在40天后以鸿雁系书而来。
这封信和小吴夜送老外归住地的故事,在西站职工中传开。有人笑赞他: “你这个半瓶子,还真晃荡出海外友情来了!”。
(许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