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访俄团曾经历了这么一件事:因为要到外地考察,离开车只有五分钟了还是购不上票。性急中我方人员便凑向最前面的那位俄国人:“我有急事,能否在您前面买几张车票?”他微笑着应允了,却转身站在了队伍最后面……
这件事对我方人员触动很大。一个简单的社会公德问题,外国人做起来顺理成章,而让国人做起来却答案百出。我敢说,如果就此进行社会问卷,首先没有几个人能接受。对于“加塞”所形成的权益转让,大多数人主张让他一下无可非议,一部分则当仁不让,任凭你求情下话脚难挪半步,还有一部分人更绝,充分利用这点权益,纵容不自觉行为,被“加塞”者脸不变色心不跳地享受着这份唾手而得的殊荣,尽管芒刺在背。结果你的朋友加塞,我的熟人插队,能不造成恶性循环?
一个俄国人怎么了,他怎么就把这种权益的转移处理得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其实,俄国人有自己的道德范畴、有必备的素质修养。在他认为,我就这么一份权益,既然转让给了你,便丧失了使用的权力。要想再次得到它,就得重新开始排队。用中国百姓的话来形容,那便是:“权当我学了一次雷锋,替你站了半天的队。”
在异国“加塞”所触动的是一个参观团,引发出的却是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有待提高这个沉重的话题。 (武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