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手机“零入网费”能实现吗?

2023年10月26日

近来,手机人网费接连下滑,离“零入网费”仅有一步之遥。市场期望和导向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致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了变相“零人网费”的做法。

对此,国家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认为,除了联通与电信之间的价格竞争造成入网费的较劲降价外,各地本地通以低廉资费干扰手机入网费正常价格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信息产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700元的入网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已是底线。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零入网费”不等于实际人网费用为零。一些实施“零入网费”的城市,都要收取一定数额的通话保证金,如天津收1800元的保证金。而在酝酿中的“无话费手机”也并非真正无需用户掏钱,4000元的押金不是个小数目。再以广州为例,要想得到该市新近推出的007手机(入网费为零、月租费为零、通话费每分钟0.7元/分钟)仍要交纳645元,其中就有通话保证金500元。可以看出,没有实行“零入网费”的联通其实已接近这个价格水平。如此看来,通话保证金的收取实质上是入网费的名目转移,兴高采烈的用户只是得到了心理的满足。

那么,运营商能够不收取通话保证金吗?这位人士做了否定回答。原因在于,较低的社会信用保证水平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欠费用户。深圳联通平均每月有1万名用户欠费,深圳电信的欠费用户比这一数字更高得多。据称,国家电信总局已要求逐步采用预付话费的办法来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一些城市的运营商也在采取措施补救,如规定信用限额和积极推行预付费卡等,以补用户利息损失。

据了解,国内用户对入网费趋零的期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受欧美国家“零入网费”和象征性收费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欧美国家的信用保证体系非常健全,用户的黑色记录将引起连锁性的信用麻烦。国内运营商难以照搬国外做法,这就决定了入网费或通话保证金的收取是不可绕过去的。

可以预见,中国未来移动通信资费模式仍将基本维持现状。

(本报综合报道)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200001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1/10/3290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