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日前我到咸阳陕西第八棉纺厂,见到工会几个同志正忙忙碌碌地张罗动员工友们在发薪日,给困难职工搞募捐。
厂工会主席张晓光告诉记者,尽管去年该厂经营形势喜人,全年完成产值近亿元,一举扭亏实现盈利23万元,在岗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由于因长期患病,经济负担沉重等原因,仍有特困职工30多户、困难职工50多户急需救济;另有340多名下岗职工为企业减员增效作出了牺牲,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
为了确保全厂每家每户每个职工都能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快乐的新春佳节,该厂党政工团联合于元月十一日发出倡议,希望全厂职工都能向困难职工伸出友爱之手,奉献一片爱心,党委书记、厂长高永熙、副厂长李忠岭、工会主席张晓光,团委书记魏亚鹏还带头解囊,工友们纷纷响应,目前整个募捐活动正在全厂上下热火朝天进行中。与此同时,厂里还通过行政拨付,从工会三产与上级部门帮困资金等方面筹集到17万元,设立了帮困基金,由厂工会生活委员会管理操作,发放实物及现金3.4万元。帮57户120人次解决了困难。厂领导还强化了特困职工联系制度,通过结对子,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其痛痒,为他们优先报销药费、安排上岗。
在该厂记者了解到这么几件事:该厂整理车间女工袁红父母退休工资低,自己离异还带一小孩,去年年底突患直肠癌,车间工友们给她募捐2000千多元,工会补助了300元,厂里在医疗费报销中予以优先;织造车间女工魏惠英患了肺癌,从发病到去世半年多时间里,受到多方关怀。她病逝后,副厂长李忠岭、工会主席张晓光、副主席贾旺民忙前跑后为她料理了后事;83岁的退休工人田续忠,儿子又患病,厂里将其列为特困户后,厂工会先后给他送去价值600多元的米、菜、肉,感动得老人直掉眼泪。正如一名被帮扶的特困职工所言,由于企业财力物力限制,这些帮扶工作并不见得能全部解决特困职工的根本问题,但它显示了组织的温暖、工友的情愫,说明社会没有遗忘我们。其精神感召力远非单纯的物质所能替代。
由陕棉八厂的作法,记者联想颇多。时下天寒地冷,春节将近,企业也都到了送温暖的当口。困难企业的职工由于人多面广,各级部门都会予以关注,但效益情况较好的企业则往往成为“盲点”,易为人们所忽视,但从单个人而言,他们同样需要予以关心和帮助。唯愿类似企业党政工领导能效法陕棉八厂的作法,关注穷厂的穷工友,不忘富厂里为企业发展而减员下岗的职工和困难户。让每个人都沐浴上社会的温暖和工友的关爱,从而振作精神,面对市场和人生的挑战。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