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丹心铸利剑

记全国检察系统一等功荣立单位大荔县检察院

2023年10月26日

当你看到检察官头上那威严的国徽,听着他们传奇般的侦破故事,你可曾知道他们内心的酸甜苦辣?了解那些故事里的故事?

我们在大荔县检察院采访,所见所闻如缕缕春风拂面清心,使人感到阵阵快意与赞叹

近年来,该院65名干警就有40多人受奖、立功。到1999年,该院曾先后两次受到高检院“通令嘉奖”,荣获“先进集体”和“集体一等功”;4次被省委、省政府和省检察院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并连续15年保持了渭南市检察系统“先进集体”的殊荣。在全国检察系统开展的争创“五好两满意”活动中,该院被评为全省检察系统和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检察院”,有8名同志被市、县级评为“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王二民检察长被评为全省检察系统并推荐为全国检察系统“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

大荔县检察院检察长王二民说:“打铁先得本身硬。培养一支思想坚定、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高素质检察队伍,是保证检察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纯洁性的法宝”。

他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检察官的行为规范,在全院深入开展“学先进、作表率、争上游、创佳绩、争当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活动,使干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去年至今,全院拒绝当事人说情送礼达170多人次,拒贿现金8万元和价值10万元的各种礼品,干警中有30多人次跨入了先进行列。其中有18人被分别评为“十佳检察官”和“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有5个科室连续多年被渭南市检察系统评为“先进科室”。

打铁先得本身硬。在抓队伍建设中,他们首先从院领导班抓起。院班子成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一个“严”字,在思想作风建设上,突出一个“廉”字,在工作作风上突出一个“勤”字。使核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凝聚力、号召力普遍增强,从而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里有公正廉洁、执法如山而被群众誉为糖弹攻不破盾牌的带头人——检察长王二民;有带病冒着数九严寒三天三夜不休息,行程400公里追捕逃犯的全国检察系统一等功臣——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雷鸣;有仅用10天时间一举侦破公安干警张某、某厂公安科长马某徇私舞弊案的市检察系统侦破能手和二等功荣立者——法纪检察科科长雷敦祥。还有10名“十佳检察官”……

检察工作千条线,关键问题是办案。为了强化检察职能,加大反贪力度,大荔县检察院从提高全员办案意识人手,提出了“履行职责,强化监督,严打深挖,文明办案”的十六字工作原则。

一方面从强化法律监督人手,建立健全了严密的批捕、起诉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人民代表、人民群众“跟踪监督卡和意见卡”制度。向社会公布了“依法文明办案10条承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对案件的监督和意见。一年中,不批准逮捕46人;退办案件18案29人;并向侦查和审判机关提出纠正意见5次;办理提请抗诉案件6件,获改判3件。

1998年3月,反贪局一科科长翟新朋和侦察员王志宏、魏建新等7人,在查办县运司一贪污受贿窝案时,由于涉嫌人员多、作案地域广、侦破难度大,连续3个月都没顾上回家休假。然而,当翟新朋得知要他去外省调查案情而当时院里又拿不出经费时,二话没说毅然回家让妻子从茶叶店借来1000元钱连夜出发了。查案过程中,他父亲不幸病重到西安住院做手术,急催他料理,他考虑到破案时机,把父亲托咐妻子和妹妹照管,同办案干警一起坚持在外工作一个多月,组织调查取证150多人次,翻阅案卷帐本500多册,终于使这一涉及4案4人的“窝案”得以告破。

就这样,大荔县检察院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发扬不畏险阻,有案必破和特别能战斗的大无畏精神,连续作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继侦破县工商银行中心储蓄所高杰挪用公款29万元,冯村乡水管站站长呼振生挪用贪污15万元以及破获范家乡原党委书记马武、步昌乡原计生副乡长武铁牛、法院干警党淼生等一大批挪用、贪污、受贿大案要案后,又于1999年9月3日至9月13日之间,仅用10天时间,在案情复杂、多方受阻的情况下,采取现代科技监控和兵分三路昼夜守侯等手段实施追捕,一举抓捕了贪污16.8万元并携巨款潜逃的高明乡邮政储蓄所原出纳员张西宏和原乡邮员刘建平……

不到两年时间,大荔县检察院的干警们人均加班加点就达50多天,共查办贪污、贿赂、侵权、渎职等职务犯罪64件68人,追捕逃犯6人,其中涉及科级干部12人,县处级干部1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受理审查各类刑事犯罪225案348人,其中重特大案件58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均达100%。 (宋桂嘉王发钢)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2000012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1/25/3296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