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雪后初晴。省政府即在西安召开全省欠缴养老保险费企业催缴大会。
来自全省各地欠缴养老保险费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法人代表来了,欠缴100万元以上企业所在的县区社保机构的负责人也来了。
会上没有任何纪念品。每位与会者在签到处领到的是包括缴费法规汇编的相关文件。因为要被“刮鼻子”,这些统领千军万马的企业“掌门人”,显得减少了平日的洒脱。
会议显得格外冷峻严肃。延安石油管理局、宝鸡红光钢铁有限公司、远东机械制造公司、西安冶金机械厂现身说法,介绍了其按时缴费的经验和作法,而另外的151家欠税大户们,则当众显丑被省政府亮了黄牌。
巩德顺副省长莅临大会,讲话更是掷地有声,斩钉截铁:企业的领导人,不管你有多大业绩,不积极不按时足额缴纳养老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企业家;恶意不缴的,不但不能购高级小车,该撤职就要撤职。不管是地方企业还是中省企业,要抓几个典型,给予曝光,加大执法的力度。
倘若你了解我省养老保险费收缴问题的严峻情势,便会理解省政府何以在新千年伊始便给众多企业一个“下马威”。
据省劳动厅统计1999年全省收缴养老保险费17.8亿元,共支出养老保险基金24.2亿元,剔除中央财政补助1.79亿元,当期收不抵支4.61亿元,基金累计结余由1998年底的9.49亿元减少到5.43亿元,减少了43%,仅够支付2个多月养老金。西安、咸阳、铜川、汉中、商洛等地市应预留备付金不足两个月。
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至1999年11月底,全省原地方参统企业2068户历年来累计欠缴养老保险费已达10.5亿元(按全额缴拨办法口径计算)。若按差距结算后,全省企业累计欠缴养老保险费也在6亿元以上。其中:欠费千万元以上企业由去年底的13户增至19户,欠费总额由3.2亿元增至4.5亿元;500万元至1000万元以下企业10户,欠费总额0.7亿元;100万元至500万元以下企业121户,欠费总额2.8亿元。行业企业仅西安铁路分局、安康铁路分局2户企业去年1—10月欠缴养老保险费3000多万元。
据了解,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原因主要是:多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缴费;一些企业虽经营困难,但能发出工资或生活费,认为养老保险费能欠则欠;一些企业效益良好,有能力缴费,但认为企业能解决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问题,无需参保缴费,有的甚至把不缴费作为降低经营成本的一种手段;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停产半停产,有的准备破产,因而无力缴费。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欠缴养老金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效应。因而,省政府痛下决心要大打一仗收缴仗。就在这次催收会上,劳动厅宁长珊厅长宣布了如下省上几条决定:建立清欠目标责任制。以能发出工资或生活费为标准,逐户认定欠费企业的缴费能力。对无缴费能力企业的情况,要向政府专题报告;对具有缴费能力企业,要求其在不欠当期社会保险费的同时,及时补缴;已订缴费计划的,要抓好督促落实工作;不能一次补缴完毕的要制定还款计划。必须在今年底前全部还清。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清欠。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监察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密切配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有资金能力但未完成补缴任务的企业,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其补缴。拒不补缴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经调查确认有缴费能力但不按规定缴费的企业,除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外,可采取下列行政措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广播进行新闻曝光、跟踪报道,直至其缴清欠费为至;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予批准其上市;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部门将国有企业缴费情况纳入企业领导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依法缴费的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除不能晋级、评选先进和获得年终奖外,拖欠的当年还要给予警告,次年仍拒缴的,给予撤职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准其独资、参股设立新企业,不予核准设立分支机构及增加经营范围。
措施无疑是严厉有力的,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如期能否完成收缴任务,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