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选择拒绝

2023年10月26日

文/刘君

接受和拒绝,都是一种态度。相对来说,接受容易,拒绝却难。

接受是与人为善。接受邀请,接受封赏,接受吹捧,接受谄媚,无不皆大欢喜;而拒绝往往是不给面子、不识抬举、为人乖戾、冥顽不化的代名词。接受是相互吸引,一切化为无形;拒绝是相互排斥,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今天你不给面子,明天就给你点颜色,你让我不痛快,迟早也让你难受一下子。

话说回来,接受未必都好。有时候,接受意味着迁就、退让、妥协,意味着软弱、麻木。违背心愿的接受,接受来的是包袱、累赘和不开心。

实际上,全面接受和全面妥协并不会带来轻松自由。相反,在各种潮流的裹挟下感到了身不由己,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感到了不知所措。

有很多东西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很多东西让人眼红耳热。所以就有了许多的无所适从,许多的忙乱慌张。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气喘吁吁,应接不暇,在无从选择时,我们还可以适当选择拒绝。

选择拒绝,是因为不需要、不喜欢。一件时髦的衣服,如果不需要,走在大街上,你可以目不斜视;一首流行的歌曲,如果不喜欢,你可以免开尊口,充耳不闻;一位风头正健的人物,如果不感兴趣,你同样可以退避三舍;一件很出风头的事情,如果不情愿,你去做了,赚一时吆喝,回头瞧瞧,又有多大的意思呢?

拒绝的过程,是在放弃、抵制、批判一些东西的同时,选择、坚持、张扬了另外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身上的许多束缚,从而能够清醒地关照自身,参与社会。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

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特立独行的人格;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

有奴性的人,选择卑躬屈膝、阿谀顺从,所以有了那么多的“马屁精”“万金油”;胆小的人,选择模棱两可、三缄其口,所以出现了“好人怕坏人”的现象;贪婪的人,选择巧取豪夺、唯利是图,所以产生了一大批社会“蛀虫”。面对这些,我们需要的是拒绝,是对这一切说“不”!

我偏爱拒绝这个词,因为它有硬度、有韧性、有鲜明的色彩。当某种社会道德标准呈现出一种暖昧状态时,我们太需要这样有质感的态度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1/27/3297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