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职工的心愿
大年初六,记者乘西安29路公共汽车,前往西高新调度站。开车的短发女司机热情开朗,在她的感染下,无人售票车厢内一路欢声笑语。调度站的杨调度告诉记者,这位女司机叫梁金娜,34岁,爱人在国家安全局工作,春节期间两口都值班,只好把9岁的女儿送到娘家。谈话间,又一个身穿皮夹克的女司机来到调度室,她把路单交给调度员,就喊:“我得马上回家,两天没见我娃了!”这位女司机叫牛红燕,爱人在市煤气公司调度室工作,春节期间也在单位值班,孩子由奶奶带着过年。
调度室还有几位男司机,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没有过团圆年这个意识”,“过节与全家团聚,这个福我们不敢享”。这个调度站的18辆车,春节期间全部营运,连个三个休班车也全部加进来了。从除夕起,36名司机就投入紧张的春运。他们中最年轻的21岁,年龄最大的50岁。每天早上5点10分要进厂,夜里9点生才能离厂踏上归途。他们把寂寞和辛苦留给自己,把团聚和欢乐送给广大乘客…… (明烛)
老师,春节快乐
大年初一早上,记者巧遇匆匆出门的省历史博物馆退休高工姬远,他说今个儿他要去给80多岁的小学启蒙老师拜年。这已是他近10年春节必做的一件事。姬工说,拜年虽是一个老话题,但给老师尤其是启蒙老师拜年,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启蒙老师对人的一生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毕生追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风气使然。在姬工的影响和教育下,他那上小学孙女也与同学结伴去给老师拜个年。新春佳节,爷孙俩都给辛勤的园丁送去了一份浓浓的祝福。 (桂子)
团聚还是主旋律
尽管不少报刊在鼓吹过年去旅游,但笔者春节前在咸阳部分纺织企业职工的采访中得知,大多数职工还是崇尚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大年三十夜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还是主旋律。退休工人王老太太刚过兔年腊八就开始筹备年夜饭了。儿子儿媳都劝她少弄点,可老太太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我老婆子盼的就是儿孙满堂喜气洋洋,全家人热热和和过大年。一些家在外地的职工思乡心切,车间刚一关车就大包小包地踏上归途。今年春节咸阳一些饭店也推出了“年夜饭”,可咱职工们并不感兴趣,说到饭店吃饭当然省事,却少了在家里那种温馨的氛围。虽说是过年不让放炮有几分遗憾,但不少职工家庭都购买了VCD,亲友团聚拿起话筒,唱《乡恋》述说《心雨》《我心依旧》,《快乐2000》《常回家看看》《让我们荡起双浆》。或粗犷豪放,或娓娓细语,声声句句皆是情,家家户户春意浓。(宁光)
乘着春风放风筝
从初一到初五,无论是在咸阳市中心广场,还是在西北一棉、二棉那宽敞的大操场上,乘着春风放飞筝的人络绎不绝。尽管周围有不少卖风筝的,可大多数人放飞的却是自己制作的风筝。有蝴蝶、蜻蜓、沙燕、脸谱、蜈蚣等等,造型各异,沐浴着春风扶摇直上,也为新年的古城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西北一棉的操场上,退休工人李师傅一边放着风筝,一边和笔者聊着:过年光在家里吃吃喝喝的,有啥意思。还不如在操场上放放风筝,跟老哥们聊聊天,乐呵呵的多好玩呵。李师傅慢悠悠地放着线,一缕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一幅心满意足,悠然恬静的神色。他身边有位小男孩也在放飞自己的风筝,那风筝很大,也很艳丽。小男孩不断地放着线,风筝也在不断升高。 (宁光)
过年,我租了辆车
今年春节前夕,西安不少汽车租赁公司生意火得烫手。租车生意比往年提前了5—7天,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忙得措手不及,把停放多时不用的车擦洗干净,恭侯“出嫁”。
要租辆汽车,手续也很简单,有身份证、驾照就行。交上5000元左右的押金,按车辆大小,一天租金100—200元,一辆奥拓或安驰就可到手。
年三十,我将租赁的安驰牌车开了回来。多亏咱事先打了招呼,否则根本就没有车。据了解,今年西安市几大家汽车租赁公司生意不错,车全都租了出去,大多数人租车时间为5天到8天。
有了车就要用,而且要好好用,扎扎实实地用,这是我租车回来的第一想法。往年过年,走亲戚,看朋友,坐出租车,一天也就是50元左右,那才能跑多远。今天咱有了车,该好好玩玩。全家人坐上车,满西安城地跑、转、兜风。南二环、东二环、北二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那感觉该有多来劲。
大年初一上午,我开车拉着大小共七人,到外面去吃饭。第二天回丈母娘家,仍是开着车。会朋友,还是开着车。他们还认为我自个儿买了辆车。一听是租的,再一问价钱,都说值!
有了车,外出办事方便、快捷,但麻烦事也多。今天这个亲戚要用车,明天那个朋友也要用车,我成了车夫。虽说累了点,但也体会到这种累的快乐,体验出另一种职业的辛劳。
(柳江河)
饺子要吃,自个不包
年三十,全家人在一块包饺子,吃饺子,这已成了中国人的传统风俗。可今年,不少人家向这种风俗挑战:饺子要吃,但自个儿不包,外出买!
阴历腊月二十八,我到商场买冻饺子。万万没想到,几个大商场冷冻柜台前排起了长队,有的商场还脱销,有的地方人都挤成了“肉疙瘩”。
我先去了开元,见人多排着长队。到了唐城,排队的人说:冻饺子刚卖完,在等货。我又去了世纪金花,这里的人比前两家还多。因到了下午,我不想再跑了,只好排队。
我前面少说也有四十多个人。不一会儿,长队形变成了疙瘩,你挤,我挤,谁也不让谁。我一看这情况,也加入人疙瘩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少说挤了二十多分钟,才买了四袋速冻饺子。
春节期间,我去了好几家,一打听,不少人家没有包饺子,而是买饺子。他们说:这省事多了。 (柳江河)
爆竹响过之后
龙年春节,古城西安的一大变化就是鞭炮阵阵,鸣放火热。医院收治的放炮致伤致残者也不少。虽然年前市公安局重申了禁放令。
这种现象不能不使人震颤。
从烟花爆竹抬头这一现象起码可以看到两个苗头:
一是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西安禁放烟花爆竹,在距市区仅6—7公里的长安县,一过灯具厂什字,卖炮的就排成了行,生意兴隆,买家多是西安市民。
二是对政策命令充耳不闻。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反正法不治众,看你咋办?这种有禁不止的现象令人深思:此等小事都做不来,大事还能干好吗? (韩庚)
过年真累
在西安火车站站台售货亭工作的张同兰两天一倒班,一班24小时守在售货亭。原想着公公婆婆到新加坡小儿子那儿去过年,自己今年可以消停点。谁知舅舅一家从外地来西安旅游,20多年没来了,自然要盛情接待。她每班下来顾不上休息,便和爱人一块想法子给舅舅一家做特色菜饭,然后陪着他们到华清池、兵马俑、乾陵等景点去游玩。舅舅一家还没走,在庄里工作的姐姐一家又来了,搞得她跟个陀螺似的,真累。
(杨子)
农民的企盼
回临潼老家过年,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亲戚朋友相聚,欢乐祥和之外,亦有企盼。一盼增产增收。农民说,现在种粮几乎没有盈利可言,水费、化肥、机械收种,籽种等价格不减,但粮价偏低,算起来,他们的劳动力折价,仅相当于公社化时期每个劳动日几分钱的水平。谷贱伤农,此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二盼不再乱收费。现在农民的负担已很重,再加之不时的乱收费,使得农民怨声载道。农民说,他们成了唐僧肉,想吃的人很多,都想吃农民,农民将奈何?
三盼村务公开。现在的村务,尤其是经济往来,暗箱操作者居多。给农民摊派的各种费用,不是师出有名,而随意操作,农民往往“挨个肚子疼”。 (杨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