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发电厂座落于中外闻名的华山脚下,装有6台国产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05万千瓦,担负着陕西主力电厂的重担。这个燃烧的是煤、蒸发的是水、排出的是灰、冒出的是烟的大型火力发电厂,被省、地、县列为重点污染治理的企业。建厂27年来,该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抓安全经济多发电的同时,又狠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秦岭发电厂每年发电燃煤达350多万吨,排出的煤灰多达100多万立方米,这些煤灰若按10米高堆放,每年需占用耕地150多亩。
面对这一既花钱、又占地、还污染环境的现状,为了解决工业和农业争地的矛盾,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1977年该厂扩建期间,他们就制定出了把灰场建在低洼盐碱沼泽地域、等煤灰堆满后再复土造田的方案,省、地、县环保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综合论证后充分肯定,先后于1977年和1993年批准该厂的二、三期灰场建在1500亩沼泽地和840亩低洼盐碱地上。去年初,面对二期灰场即将堆满的现状,他们受华阴农场的委托,在二期灰场附近的287亩沼泽地实施利用煤灰造田,采用了水力充填和边充填、边复土、边还耕的办法,共计充填灰量200万立方米,复土15万立方米。这块昔日不毛之地种植的小麦、西瓜、油葵、玉米均获得了好的收成。
秦岭发电厂的两台12.5万发电机组和4台20万发电机组,是70年代始建,又在80年代相继扩建的。当时由于环境意识淡漠等原因,致使每天有近万吨污水流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企业的效益也造成损失。电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设计出了把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回收利用的方案。每天排出的近万吨工业废水经过隔油、澄清、过滤、消毒、回收后作为补充循环水利用,预计投运后四年可全部收回投资,环保、节水和企业效益将得到较好的回报。
与此同时,秦岭电厂还针对火力电厂排灰、排污量大的特点,一方面重视设备的消缺管理,改变职工的生产环境。目前全厂180652个动静密封点的漏灰、漏油、漏水、漏汽的泄露率保持在万分之三以下。另一方面,坚持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先后在两个生产区、三个生活区植树10万余株,为控制煤灰二次污染,在灰场周围种植了20米宽的防风固灰林带,灰面上种植了小冠花、沙打旺。如今这里是四季长青、三季有花,植被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98%。
本报通讯员史应照马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