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部发开发:项目不是灵丹妙药

2023年10月26日

记者日前到西部各地采访了解到,西部各地对国家即将全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热情有加,干部群众斗志昂扬,蓄势待发。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项目万能”的思想,不顾市场经济规律,无视科学精神盲目上项目。

有些人认为,西部大开发就是“项目先行”,只要拿到了项目要来了钱则万事大吉,至于项目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益,则考虑甚少。西部某地为迎接西部大开发,曾规划设计过这样一个需投资数亿元的农业开发项目:在光热条件并不理想的所谓肥天沃土搞一个引水灌溉工程,从百余公里的地方将水引来,发展农业生产,养活当地几百人,再由这些人利用引来的水,植树种草,发展牧业生产。而据专家讲,只要将这些人稍稍向光热资源较好的地方迁移,再花较少的代价修一个饮水工程,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这些人错误地认为,西部大开发,只要国家在西部地区大量投入资金搞项目,西部地区明天就能旧貌换新颜。这样的“项目万灵论”导致各地都准备了项目,但至于这些项目有没有效益,则没有进行细致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甚至一些科技界人士也作出违心的“可行性”报告。只要有资源,不管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一些地方几乎就将全部心思花在所谓的资源开发项目上,还没有摆脱热衷铺摊子,搞项目的认识误区。

一些专家指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战略重点的一次大转移。但是,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缩小中西部差距并不仅仅上几个项目、搞几个工程就能解决的,在吸取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还要西部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人才、观念、体制、意识等诸多方面下功夫“补课”

专家指出,要辩证地看待项目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的项目是依靠“贷款”搞起来,如果无视科学规律和市场效益,草草上马这些工程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不仅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将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包袱。

(据新华社)

上篇:领导班子好坏最重要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3/2000031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3/13/33121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