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恒
近日,偶读《陕西工人报》关于年仅11岁的女孩苦儿(化名)被生母遗弃、两个继父强奸的悲惨遭遇,幸被报社和有关方面联手救助,得到妥善安置的连续报道后,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我不禁为社会上竟还有如此狠心的生母和禽兽般的继父而切齿痛恨,也为社会上还有如苦儿养祖母、略阳县公安干警、报社领导和记者这样一些好人而感到欣慰,尤其敬佩《陕西工人报》的可贵的高度责任感。
苦儿是不幸人中的万幸者。《陕西工人报》编辑部收到略阳县公安局同志写的苦儿悲惨遭遇的稿件,在核实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对稿件进行了处理,作为重点稿件在“新闻连载”中连续报道。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陕西工人报》来说,对被害者的苦儿给予了舆论的支持,对作恶的苦儿的生母和继父进行了揭露和谴责,这已经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报道和披露上,而是怀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从根本上解决苦儿的困境,使苦儿有一个圆满的归宿上,让她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能背起书包去上学,让苦儿能学到文化知识和谋生本领,自立自强,走上美好的人生道路。于是,他们为此奔走呼号,多方联系,用苦儿的悲惨遭遇去打动人心,用他们一颗火热的心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于是,就有了略阳县公安局、民政局的全力支持;有了省慈善协会慈善工作者的热诚帮助;有了汉中市民政局及福利院的同情理解和破例办事。于是,才使苦儿脱离了苦难,住进了福利院,高兴地背起书包上了学,开始了新的生活。于是,《陕西工人报》也因这一系列善行义举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信赖,群众亲切地说:“这是咱们自己的报纸。”这是《陕西工人报》的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人、对孩子、对未来充满热情、慈爱和关怀的精神,对报纸、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对作恶的人及其恶行嫉恶如仇而又勇于斗争的精神。正因为他们有了这种精神,才使对苦儿的宣传报道、关爱和帮助有始有终,善行善举终于结出了善果。
我想,如果我们有更多一些报刊像《陕西工人报》这样切实地关怀和帮助老百姓;如果人人都能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份爱心,给予一点关怀和温暖,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愿我的这点愿望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祝愿而已。
(注:作者为陕西省报刊审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