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莫小瞧“小人物”腐败能量

2023年10月26日

在人们的意识中,腐败似乎与官大位高的“大人物”有“缘”。其实,现实中很多官不大位不高的“小人物”也是很了不得、不得了的,其腐败行为令人乍舌,小瞧不得。

河南某县一位乡长在听说自己将要调离时,风风火火大弄财权,24小时内竟签报了20来万元的票据,票款究竟如何“分流”,虽不知详情,但如此特快特签特报的异常行为,其中肯定是有“猫腻”的。湖北钟祥某镇7名镇干部贪污受贿,违纪金额达200来万元,其中该镇副镇长一人就贪污了46万多元。

应该说,乡长也好,镇长也罢,按职位是不高的,但却“创造”了惊人的“腐败业绩”。“小人物”之所以腐败超群,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基层管理松散混乱,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因外,还有一点无外乎是人们对“小人物”位置的错觉和淡漠,造成了对其行为监控上的忽视和放任。有的人错误地认为,一个乡镇干部能有多大的能耐为自己淘金捞银?纵有条件和机会又能捞多少?某些执法执纪机关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办案偏见,只顾眼睛向上抓大案要案,若接到有关“小人物”的举报,则按一般程序草草处理了结,这样一来,让某些腐败恶劣的“小人物”侥幸地躲过身去,逃脱了党纪国法的制裁。从查处的几起“小人物”的“惊天大案”看,我们虽然拍手称快,但也令人感到诸如类似的“大腐败”,难道平日里狐狸的尾巴就夹得那么不露一点馅?就没有半点不好的反映传到执法纪检机关?

“小人物”是小瞧不得的。腐败没有职位高低之分,高官会出要案,小官也能出大案。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谁搞腐败,都应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对“大人物”这样,对“小人物”也应如此。

上篇:将“蛀虫”“啄”出来
下篇:400多名下岗女工重新就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3/13/3312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