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安电 陕西省日前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适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优良灌木树种沙棘,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沙棘刺多、叶小,具有耐旱、耐寒的先天优势,能一年成活、三年成林。更重要的是,沙棘“个子不高根子长”,2至3年生的沙棘,根系可向四周扩展2米以上,能把整个土壤紧紧盘结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保水固土能力,可分别减少径流的80%和泥沙的75%。此外,富含维生素的沙棘果还可药用,沙棘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中的抗辐射、放疗、化疗等方面。
陕西省从70年代后期进行沙棘飞播造林试验成功后,至今已在黄土高原10多个县进行了推广,沙棘林已发展到40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