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管理教育的力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做了许多正“上梁”的工作。
但是,作为一级领导,仅仅自身行为端正、廉洁勤政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如何管理教育好下属的问题。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下属要求不那么严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领导仅仅满足于自身干净,对下属“正不正”、“净不净”则很少过问;有的“老好人”思想严重,对身边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虽然有所觉察,但碍于情面,怕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顾了面子,丢了原则;有的领导政治敏感性不强,对干部中出现的思想苗头不鉴别,不分析,总觉得小事一桩,姑息迁就,使“小事”酿成大错。这方面的教训很多。这说明,“上梁”正而不硬,“下梁”也会发生扭曲。
自身行为端正,廉“洁奉公,勤于政事”,是对各级领导者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做好“正人”工作的先决条件。有的领导干部却仅仅停留在“正己”、“己正”这个层次上,而没做“正人”的工作,这是一种失职的行为。从根本上说,也是思想境界不高,党性观念和原则性不强的表现。
“正”与“硬”、“上梁”和“下梁”是辩证统一的。“上梁”只有先“正”起来,然后才能“硬”起来,说话办事才有人听、有人服;如果“上梁”只“正”不“硬”,下面的人就会趁机钻空子,阳奉阴违搞名堂。久而久之,“上梁”也难免要受到影响,甚至由于“下梁”的倾斜歪曲,致使“墙倒屋塌”,损害党的事业的整体。因此,当领导的只有不仅自身品德端正,而且能够管住、管好下面的人不贪不占,清正廉洁,才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合格的领导干部。
(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