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老虎团”里一虎将立足秦川显风流

——记中铁十八局五处十一公司总经理鹿清平

2023年10月26日

王中正 刘军 张广林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五处素称“老虎团”,这个处以其雄厚的人才、设备实力,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响誉全国建筑市场。一九九二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曾亲笔为五处题词:“向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五工程处‘老虎团’致敬!”如今,这个企业里又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现任铁十八局五处十一公司总经理的鹿清平。提起鹿清平,在五处无人不晓,四十多岁的年纪,一米八的个头,身材魁梧,讲话声音宏亮,一举一动中透露着一种威严。

鹿清平是一位非常有事业心的企业带头人,这也许就是上级领导委派他到西北来开拓市场的主要原因。平时,总是很少看见他待在机关里,一有了功夫,他就到一线工地去检查工作,凡是他亲自干过的工程,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工地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为企业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为支持地方建设献出了满腔的热情。

来到西北之后,鹿清平以战略家的眼光为公司发展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第一是“打入西北、立足西北、站稳西北”;第二是“九七年起步、九八年发展、九九年突破”;第三是“努力实现公司各项工作上台阶,达到五处大公司前三名水平”,中心思想是立足西北,围绕陕西求发展。时至今天,他制定的前两个目标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已经实现了,第三个目标已开始起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纵观这三年在陕西的发展,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到鹿清平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处事风格。

八百里秦川谋发展 

鹿清平是铁道兵出身,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几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一身健康的体魄和军人的作风。初到陕西,他就敏锐的觉察到陕西省的建筑市场极有发展潜力,经过详细周密的考察后,他下定决心要立足陕西求发展,和陕西省的父老乡亲们同甘苦、共患难,共同创造事业的辉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目标确定,就会毫不犹豫按照自己的设想走下去。一九九七年,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候,鹿清平带领他的队伍豪情满怀的来到陕西,开始了他在陕西发展的第一步:担负宝平(宝鸡——平凉)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任务。虽然他们负责施工标段投资只有几百万元,但是它让鹿清平和他的一班人马看到了希望。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鹿清平几乎天天跑工地,跑甲方单位,跑当地政府,既要抓工程,又要负责任务承揽,重任在肩,很少有闲暇时间。鹿清平清醒的认识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质量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生命和财富,是最大的机遇。为了提高质量,他大动了一番脑筋,授权总工程师全权负责抓工程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总工程师有一票否决权;他亲自联系了十几家单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到外单位参观取经;他指示宣传部门全力做好宣传鼓动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在他的带动下,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增强了,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曾一度受到甲方单位好评,最终铁十八局五处将宝平公路按期按质交付运营。而鹿清平,则带着满身的征尘,又开始了他更为壮丽的创业之路。

310国道初露锋芒

一九九八年五月,铁十八局五处凭借自身实力中标310国道宝天公路(陕西段)第一标段,鹿清平率领他的队伍匆匆赶到宝鸡,开始了一场桥梁大会战。在施工动员大会上他强调说:“310国道是我们在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我们为陕西人民造福的一次大好机会,因此,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只能树牌子、创信誉,绝不能砸了‘老虎团’的牌子”。

310国道上场伊始,鹿清平就凭着他的一股闯劲仅用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就在本标段成功举行了全线开工典礼,场面热烈,安排得当,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开工后,他亲自盯住重点难点工程不放松,经常昼夜和工人吃住在一起,一公里长的特大桥他一天就巡视几遍,渭河特大桥钻孔桩曾经创下了月成桩60根的高产记录,创造了省内奇迹。那一段时间,他真是太累了,有一次竟然在车里和项目办领导讲着话就睡着了,项目办的领导看着他心疼,就没有叫醒他,算是让他睡了个好觉。

310国道(陕西段)是陕西省的重点工程,各标段竞争非常激烈,无论是进度还是工程质量,项目办的要求都很严格,在这种形势下,鹿清平果断地提出来310国道渭河特大桥一定要创优质、创精品,为陕西人民修一座满意的放心桥。之后,他立即采取措施,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对负责的项目严把技术质量关,他明确指示,对在质量方面有重大贡献者,实行重金奖励,谁出了问题谁负责。此外,在310国道工地上他还组织编写了一系列《质量标准》、《质量奖罚措施》等文件,要求全体职工都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渭河特大桥的质量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上一个台阶,在全线一直走在前列。九九年十月份,渭河特大桥胜利合拢,项目办、总监办的领导写来贺信向鹿经理表示祝贺。鹿清平以他不服输、敢打敢拼的精神在310国道崭露锋芒,项目办的高仲毅主任在一次会议上这样评价鹿清平:“他是一位很实在的干将,是‘老虎团’派在陕西的一员虎将”。

决战西绕展雄才

在西安和咸阳的交界处有一个叫做帽耳刘的村子,现在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如火如荼的施工大会战——修建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帽耳刘立交桥,施工单位是铁十八局五处,项目经理就是鹿清平。九九年元月,铁十八局五处以其在陕西的社会信誉一举中标了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L1标段,总投资1.45亿元人民币。鹿清平又调兵遣将,组织队伍来到了帽耳刘立交桥工地。

初到西安,鹿清平就思考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西绕高速公路帽耳刘立交桥是陕西省的重点工程,投资大,政治影响大,起点高,标准高,如何为陕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这条线上可是强手如林,怎样做才能体现出“老虎团”的优势和实力呢?这些问题紧紧地压在他的心里。

向管理要成绩,科学管理结硕果。西绕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重点工程,和西宝高速、西铜高速、西渭高速相连接,跨越陇海铁路。全长34.57公里。它的建设对缓解西安市交通,带动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起动的当前,它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政治影响。鹿清平带领下的铁十八局五处十一公司西绕项目部在西绕高速公路主要承担北段帽耳刘互通式立交桥的施工任务。他们于九九年元月中标该项工程,由于征地拆迁问题,于九九年四月中旬正式开工。

他们在这里刚一上场,就面临上“三高的”挑战:一是建设单位要求标准高。高管局的一位主要负责领导曾明确指示:“一定要把西绕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全国高等级公路中的一流产品”。毫不含糊,如果哪一家单位砸了锅,恐怕在陕西甚至西部地区投标都成问题,就错过了“西部大开发”这样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二是局处领导的期望值高。按照铁十八局赵广发局长和杨玉刚、张瑶琪、李洪奇副局长的指示讲“十八局的隧道工程在陕西是出了名的,已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但是在高速公路领域特别是立交桥方面还没有干出像样的工程出来,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现在这个任务就放在帽耳刘立交桥,就交给五处十一公司,帽耳刘立交桥一定要树样板,争创国优工程。”领导的期望就是压在鹿清平肩头的千斤重担,份量可不轻。三是各单位的实力和竞争程度高。“西部大开发”,“基建是龙头”,有国家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有这么好的外部条件,谁都想到西部来发展,上场单位都是具有雄厚实力的国家大型施工企业,怎样做才能勇攀高峰,傲立潮头?这些问题压在鹿清平的心里,他冷静下来进行了一番分析后,下定决心,帽耳刘立交桥在安全质量方面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靠科学的管理,树样板、创国优,打一个漂亮仗。

是的,在施工中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鹿清平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已暗下决心帽耳刘立交桥在管理上要依靠科学,狠抓落实,哪怕遇到再大的阻力和困难也决不后退。首先,他亲自要求项目总工和材料室主任,到西安最好的加工厂加工墩柱模板,施工所用材料不但要合格,还要选最好的,为工程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提高质量方面,他规定了“三不准”原则,即: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能进场;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分项工程不能开工;没有达到要求标准的分项工程不予计价,坚决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另外,他指示安质科制定了《西安绕城帽耳刘互通式立交桥安全管理办法》和《西安绕城帽耳刘互通式立交桥质量管理办法》两项制度,并相应制定出《西安绕城帽耳刘互通式立交桥安全奖惩办法》和《西安绕城帽耳刘互通式立交桥质量奖惩办法》两项制度,并要求安质科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曾经有一次,一个施工队在现浇梁施工中没有按照标准加工钢筋,安质科一张罚款单直接下达施工队长手中,按规定罚款1000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管理和科学施工,鹿清平他们在帽耳刘立交桥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战绩,创造了西绕高速公路全线三个之最:一是九九年五月一日,一天内完成32米灌注桩10根、4个承台及8个墩柱;二是九九年七月份一个月完成28—38米灌注桩161根,以及不到3个月全部完成473根钻孔灌注桩;三是九九年十、十一、十二连续3个月完成浇注现浇梁达到九联(63孔)每个月三联的高产纪录,合格率100%,比合同工期提前4个半月完成任务。

以质量求发展以优质产品创名牌

为了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局、处领导明确指示,帽耳刘立交桥,必须要最高的质量和最快的进度。局长赵广发还特别指出,帽耳刘立交桥必须在抓质量、抓安全、抓工期、抓管理上下功夫,要争取拿到鲁班奖,为十八局树牌子。局、处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省交通厅厅长乌小健、副厅长曹森,及高管局的领导也多次来工地视察,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长范成国还明确要求,必须干好帽耳刘立交桥,并以此为跳板,在西绕高速南段中争取新的工程。

“确保省优,争创国优,争取鲁班奖”是鹿清平在帽耳刘立交桥确定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在提高质量方面,他重投资,重试验,尊重科学技术。立交桥承台属于下部构造,按照一般常规,不是面上的东西外观质量不是很重要,但是鹿清平为了做到像他们讲的那样“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目标,他指示选用大块钢模板代替小模板施工,施工出来的承台外观光洁度非常好,现场监理说:“这是免检产品”。为了抓好大桥墩柱质量,他不惜重金选用8mm厚的墩柱钢模板代替了3mm厚的模板,在正式施工前又做了1米高至5米高五组试验,直到满意了才投入施工。而防护撞栏的施工,他就做了七次试验,直到省领导及交通厅、高管局、项目办、总监办的满意和认可为止。帽耳刘立交桥一排排整齐的墩柱宛若碑林一样座落在西安市郊外,光洁度非常好,交通厅的曹森副厅长在视察铁十八局五处工地时称赞说:“这就是精品”。高管局、项目办、总监办的领导对铁十八局五处施工的墩柱外观质量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这里面包含了鹿清平多少心血,多少辛劳,恐怕只有和他交谈过的人们才会了解吧。帽耳刘立交桥主线桥桥面最宽处达48米,全部采用现浇预应力箱梁,施工工序复杂,技术标准高,难度较大,特别是外观质量不好控制。在施工中,鹿清平要求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上多想办法,出点子,他们利用地板革代替大块钢模板作为现浇梁底板面层模板,解决了普遍存在的现浇梁外观质量问题。帽耳刘立交桥现浇箱梁底面光滑如镜,外观光洁度非常好,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

靠宣传树形象小宣传做出大文章

在铁十八局五处帽耳刘立交桥工地上,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排列整齐的标语牌,口号鲜明、字迹清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鹿清平指示宣传部门制作的。鹿清平不但是一位管理的能手,同时也是一位深谙新闻宣传作用的行家。特别是那一排十五个一人多高的铁制标语牌,十五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铁道部十八局向陕西人民学习致敬!使人感觉到既亲切又实在。他们在工程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中国铁道建筑报》等多家国内知名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对宣传企业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鹿清平的高明之处,可谓是小宣传做出了大文章。

如今,帽耳刘立交桥的墩柱已经全部完工,现浇箱梁只剩最后一联。一排排整齐光亮的墩柱映入眼帘,曲线鲜明的现浇箱梁拔地而起,已见雏形,宛若一道亮丽的彩虹在西宝高速公路上空连接,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是鹿清平和他的铁建劲旅十二个月奋力拼搏的精心杰作,如果谁能够到帽耳刘立交桥去看一看,就会明白这位企业带头人的追求了。雄才大略铸辉煌,鹿清平凭着他的一身虎胆,满腔忠诚,在陕西实现了他事业的奋斗目标。如今,他正带领他的队伍为把帽耳刘立交桥建设成为国优工程而努力奋斗着。

古人经常说:“有志者事竞成”。鹿清平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态度使他在建筑市场的浪潮中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纵观他在陕西的发展,他和陕西人民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我们可以相信,陕西人民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功臣。“老虎团”的这员虎将会永远向前,不断追寻他的理想,为陕西的建筑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3/2000032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3/29/3319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