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严天池李建平)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西部大开发。
多年来,我省各级经济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等工作,保持了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分布散,优势不突出,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工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始终没有解决,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我省从上到下,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形势和机遇,提出了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主线,坚持扩张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为中心,突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为重点,强化转机建制、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对外开放、综合协调,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和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实现预定目标的具体步骤和办法。
一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尖端国防工业由国有经济垄断;供电、供水等公益性事业,石油、天然气、大型矿山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公路、铁路、机场、通讯、农村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居支配地位,机械、信息、医药、能源、化工、烟草、冶金、纺织、农业产业化等产业可根据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需要,决定股权结构,国有资产可参股,也可退出;对于食品、服装、家俱等行业以多种经济成份为主体;其它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以及低质的劣势企业和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改制、兼并、破产力度,有步骤地退出国有经济序列。
二是继续贯彻“抓大放小”方针。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基本具备条件的电子信息、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力、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医药和石油化工、果业加工等大企业集团,使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利税超过5至10亿元。另一方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破产、兼并、联合、拍卖等多种改制形式,使大多数国有中型企业改组成国有非控股企业或退出国有序列。对国有小企业在两年放开搞活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其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使之更具活力。
三是大力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把国有资产从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制造业和小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中退出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留出较大空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资本渗透,优势互补,特别要扶持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控制过剩生产能力,坚决关闭一批“五小”企业。今年要坚决控制煤炭、钢铁的生产总量。重点打击取缔土炼油炉;关停小玻璃厂;取缔关闭100户蛋窑,普立窑和小机立窑、小水泥厂;关停已到报废期的小火电;整顿关闭“两证”不全的小煤矿;继续做好纺织、烟草行业的结构调整,做到总量控制。
五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中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技术升级,陕北、陕南重点发展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形成规模经济。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全省力争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长8.5%以上,使70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行业亏损面降到25%以下,200户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完成三年改革和脱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