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年来,“读书童”逃学出走的消息时有所闻,西安市公安碑林分局东关南街派出所前不久破获了一个30人的少年盗窃团伙案。他们长期逃学,盗窃所得,全部挥霍。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其他地区也存在,逃学出走学生大部分在外游逛几天,坐车不买票,吃饭不掏钱,混不下去便回了家,而少数胆大的便开始学扒、偷、抢,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实在令人担忧。
据了解,这些逃学出走的学生大多出自三种家庭:一是“棍棒式”教育的家庭。二是父母离异或不合的家庭。三是对子女漠不关心的家庭。再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也缺乏很好的合作。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录相等,对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仿效作品中的人物结拜兄弟,“闯荡江湖”异想天开的想“干一番事业”,个别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经常训斥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用逃学出走的方法以示“抗议”
为此,笔者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教育与成长,重视学生出走增多的问题,细析原因,制定对策,为培养好下一代共同尽心尽责。
西安读者:郭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