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桂子)全国文物大市——韩城市,经过近几年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正从文物大市向全省旅游名市挺进。日前启动的“神州世纪韩城游”活动,在省内外反响强烈。
“关中文物最韩城”。韩城从北向南分布着党家村、普照寺、大禹庙、文庙、司马迁祠、魏长城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仅元代建筑就占全国六分之一,全市拥有各类保护文物176处。自1995年以来,韩城市委、市政府就把“开发旅游”列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中,提出了“立足韩城、面向全省、走出陕西、推向世界、联点入网、形成环线、吸引旅客、提高效益”的旅游开发总体思路,近年在改善旅游环境建设方面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目前韩城日接待能力达到5000人次以上。今年年初,韩城市响亮地提出力争3至5年把韩城建设成全省旅游名市的奋斗目标。为此,他们采取五大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动员社会各界大力兴办旅游产业;二是年内重点抓好文庙古建筑群贯通、元代建筑博物馆等工程,尽快开通龙门至壶口黄河水上旅游航线;三是下势挖掘司马迁文化、大禹文化、黄河文化、城市文化的旅游潜力,提高旅游品位;四是加强旅游宣传,通过在外设立宣传窗口,吸引外地游客;五是加大旅游环境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各界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