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燕平包雁 马尔丹
八一继续领跑“追兵”新老更替
虽然希尔顿中国男篮甲A联赛以八一队五连冠而结束,但“一枝独秀”的背后却透露出了满园春色,无论是北派强队辽宁队的滑落还是南派风格沪粤等军的“雄起”,都告诉人们联赛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八一队在每个进攻位置上都有出类拔萃的队员,同时还拥有其他球队望尘莫及的防守、速度、体力和意志。只要你看过八一队那“残酷”的训练强度及逼真的技战术演练,你就明白上海队教练李秋平的八“一队称霸至少还得持续两年”一说并不为过。
不过,上海、广东、山东、北京等队无疑在大踏步地逼近八一队。面对领跑的八一队,其他诸强无不以早日赶而超之为最大目标,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各队技战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在引进内外援等方面的全面竞争。除了教练、外援等硬件,新老交替速度的快与慢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队进步的大小。以往,人才济济的北派风格球队占据着希尔顿联赛的统治地位,而本赛季新老交替完成得较好的广东与上海两支南派球队异军突起,凭借后起之秀的出色表现以击败老牌北派代表、阵容明显老化的辽宁队,开始了对篮坛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因此,二至八名的优化组合成了本赛季联赛的一大特点。今年胡卫东领衔的江苏队和巴特尔统领的北京队一南一北,同时依靠各自核心球员的神勇状态成为黑马,而下个赛季,包括苏、京等队在内的联赛新生势力将有望以更加优异的表现进一步改变或打破现有格局,形成条理更加清晰的“南北对话”。
期待更多外籍精兵
每个赛季结束后,人们都要为外援们的表现特别地写上一笔,原因很简单,外援已经越来越成为各队重要的“硬件设施”之一。总的说来,本赛季外援整体水平稳中有升。
尽管缺少了上个赛季表现不错的迈得克斯、范德普尔等人,让人多少有些遗憾。但其他一些在联赛中“主演”了一、两年的外援都已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积臣、阿尔斯通、乐万和杰胜等人均成为各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此外,初来乍到的克里斯安德森、道宾斯等也崭露头角。各队的外籍中锋普遍发挥不错,除了有伤病之外,几乎都在每轮的技术统计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本赛季常规赛七项技术统计排名也显示,在篮板、扣篮、盖帽三项统计数据中,前六名中都有外援。
毫无疑问,希尔顿联赛对外援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各队才能使出双外援战术作为取胜的一大法宝,像广东、上海两强的崛起便有外援的巨大功劳。联赛水平的飞速提高已经迫使各队在今后的赛季中必须引进技术与意识更加出众的外援。据悉辽宁等队在本赛季刚一结束便早早开始了选拔外援的工作,看来,希尔顿联赛的外援风景线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少帅指点江山
在本届联赛众多可喜变化中,最有意义的当属更多经典战役的上演,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各队实力此消彼长有关,更和教练们临场指挥艺术的日臻完美密不可分。经过几个赛季的艰苦磨炼,一向被称为“少帅”和李秋平、张勇军、闵鹿蕾等人终于成熟起来并成为中国篮球“军事家”阵营的中坚力量,希尔顿联赛的沙场上才出现了不少冷门之战。
少帅领军的上海、广东、北京等队就不断通过积极的努力和耳目一新的战术搅乱希尔顿联赛的原有格局。第三轮北京队便在客场终结了辽宁队的不败纪录;第八轮上海队客场力克前卫队;还有更为经典的北京战胜八一之战。这些赛果看似“意外”,实际上却闪烁着诸位少帅得当的战术运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折射出的光芒。
由于联赛诸强的综合实力的不断接近,教练能力的高下及临场用兵战术的灵活与否成了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八一队依然一骑绝尘,但其他各队(特别是粤、沪、京)临场作战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常规赛四至八名直到最后一轮才排定座次,各队之间的分差更是只有一两分而已,这在近几个希尔顿联赛季中还是第一次出现。虽然最佳教练的头衔只有一个,但四位执掌全明星队帅印的新一代教练(张斌、张勇军、李秋平、闵鹿蕾)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专家与球迷的肯定。
不难预见:随着教练队伍年轻化步伐的加快,年轻气盛的教练们将会有更多大展身手的空间,少帅指点江山将成为希尔顿联赛响亮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