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明天贤妻良母还受不受欢迎

2023年10月27日

文/木华

贤妻良母是我们赞美女人词汇中最为频繁的一个。时代的发展,让“贤妻良母”逐渐被人遗忘,“女人能顶半边天”造就了大批女强人。然而来自《中华妇女》杂志的调查显示:仍有67.8%的男士希望自己的妻子是贤妻良母,而女性中也有36.9%的人乐意这一类角色。本文是对一次报刊与妇联举办的专题讨论会的片断段纪录。

▲妇女投身家庭再次成为贤妻良母是前进还是倒退?(一个区妇联主任的发言)

妇女参加工作给自身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有了经济收入,就有了家庭地位,也提高了社会地位。但也不应讳言。由于女性自身的特点,决定妇女要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妇女要扮好这一角色,不仅在体力上要付出,更主要的是心血、精力的付出。因此,既要做好工作,又要操持好家务,对妇女来说,很难两全。如果提出让妇女回到家中,全心全意地主持家务,一定会有人反对,认为这是一种倒退。而我认为这只是合理的分工。至少妇女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在家照顾,这样丈夫可放心工作,母亲也免得把孩子托给保姆而不放心。有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有好处。这种阶段性就业,在发达国家普遍被职业妇女采用。在我国很多妇女也愿意回到家中,但是因此会使经济收入减少而造成家庭生活水准下降,这是她们不能安心回到家中的阻碍。在目前我国人多,就业机会减少的情况下,有生活保障妇女回到家中,为社会减少就业竞争压力,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一个家庭与其两个人都在外累,不如一个人在家营造“温室”。也许人们担心妇女的地位因此降低,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回到古代母系社会,恢复妇女的主导地位,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呢?

▲做个贤妻良母,当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挺好。(一位34岁已婚女性的发言)

自从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做个好媳妇。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渐渐地发现,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要做一个传统眼光中的好媳妇是多么难。婚前从来不做家务的我如今已无所不能,一向对自己马马虎虎,但对丈夫的照顾却细致周到。可是,当我在外奔忙了一天回到家里看到冰箱里一根菜也没有的时候,在我一大早爬起来忙忙碌碌为他做早饭而他却慢条斯理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时候,我的怒气便陡然而生:“凭什么我就该给你做饭?凭什么你就不能做些家务?凭什么我就该照顾你……别忘了,我也是要工作的!”我常常感叹如今的女人活得真累。在外面要和男人们一样去拼命地工作,没有人因为你是女人而给你半点迁就,反而却常常因为你是女人而受到制约,许多单位不就公开声明不要女性吗?似乎女人就意味着无能和麻烦。因此,职业女性在工作中常常要忘掉自己的性别,拼尽全力地要和男人做得一样好,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在这背后,女人人们要忍受多少痛苦与无奈。很年轻的女性为了工作不敢要孩子,因为那可能直接会威胁到她的“饭碗”,即使饭碗能保住,从你怀孕的那天起就会被另眼看待,在这种眼光下有谁能过得心安理得呢?而不少在事业上的成功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却是一个失败者,这种残酷的现实逼迫许多女性不得不在家庭事业之间做出选择。如果生活一定要我做出选择,那么我选择家庭,因为我爱我的家,我向往轻松单纯的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拼搏,我常常感到疲惫与无奈,相形之下,留在温馨舒适的家里,照料丈夫和孩子反倒成了一种享受与奢望。只要我丈夫能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我又何苦强撑那半壁江山呢!

▲女人在家庭中的贡献,不比男人在外面贡献小(一个下岗女工的发言)

每当上下班,看到那些孱弱的女同胞艰难地在公共汽车上挤来挤去,脸上写满了不堪重负的无奈时,我就会抱以深深的同情。女性走出厨房,进入社会,这是20世纪女权运动的一大成果。作为对轻视妇女这一偏见的反抗,它也许是必要的,但我认为,在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它却有颇多可商榷之处。首先,在现在这个人口众多、就业机会却相对较少的社会中,让两性共同“竞争上岗”未必有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除了为数不多的职业之外,大部分女性的现有工作都可以由男性替代,甚至基于生理条件,后者会干得更好。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不少妇女正从事着明显不适于其体能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支庞大的男性失业大军。其次,过分强调女性就业反而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家庭教育就是一例。许多本来擅于此道的女性由于工作繁忙,竞争压力过大,以至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在许多“女强人”的背后,是一些缺乏母爱的孩子和矛盾频生的家庭。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女性虽然有了工作,可这不但没有使她们摆脱旧的不平等,而且背负上了新的不平等。在那些所谓双职工家庭中,妻子常常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洗衣做饭,特别是在一些私营企业,女职员甚至会面临因为怀孕、哺乳而遭变相辞退的风险。因此,现代女性一只手要托起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责任,另一只手还要与男性进行工作竞争,这是何等不公平!

西方一位叫爱伦凯的女性解放运动倡导者曾说,两性平权不意味着两性功能相同。对于大多数已十分疲惫的职业女性来说,让她们脱下工作服,在厨房中,在丈夫、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才是真正的解放。

▲“主内”不是女人的专利(一位编辑的话)

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女人从家门走出,和男人同工同酬,共同担负着历史的责任,成为社会的基石,这无疑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然而,现实中的我国,对于历史原因,就业人口庞大,使得“人人前方打仗,而后援力量薄弱”,具体表现为家家的男人女人双双早出晚归,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的日常起居,造成生活状态的无序和混乱,其结果,“里外忙碌疲劳战”,谁也得不到好的休息,以致工作也受到影响。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另一方面,一般地来说,女人擅长家务劳动,但并不是说,承担主要家务劳动的一定是女性。如果一个家庭中,女方在社会上更有能力承担社会工作,其相应的男方弱一些,那男方就应该更多地做家务,所以说,如果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需要改变现在的男女共同承担社会工作状况的时候,回归厨房的并不一定非是妇女。

▲80%家庭幸福,归功于女人的贤惠(一位大学老师的话)

女性具有温柔、细心的天性,干起家务来,也是细心手勤,事半功倍。我国千百年来,也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阴阳互补。虽然新社会,妇女从厨房里解放出来,也撑起半边天,但这并不等于妇女可以不干家务了,而是讲妇女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必完全依附男人。事实表明,男人在外干事业普遍比女人强,而干家务却普遍比女人差,倘若由男人来干家务,不是干得拖泥带水,就是干得让妻子不满意,甚至产生不愉快,影响生活的和谐。再说,男人沉迷于家务劳动,在事业上就会分散精力。而女人干家务,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整理家庭摆设,保持家庭整洁。再则女人干家务的辛苦还可以感化男人,迫使他们事业上多求上进,以弥补对妻子的歉疚。

上篇:没有了
下篇:自信人生(随笔)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4/2000041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4/13/3373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