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走访了几家由国企改制成的股份制企业,然而走访的情况却非常让人失望,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实在不尽人意,有好几家已经关门歇业或名存实亡了。笔者经过深入调查和听取职工的反映,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在于:改制并未“伤筋动骨”,名改而人未改。
对一个企业来说,无论是决策、经营还是管理,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如果企业改制后,对素质较差的管理人员不更换,那就很难有新的管理方法、经营策略出台,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笔者认为:企业改制,应改变原有的用人机制,一方面通过内部挖潜,大胆提拔有才能的新人、能人;一方面向社会广征贤能,在更大范围内网罗人才。只有职工的素质提高了,配置合理了,改制后的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推动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笔者真诚地希望有关部门在监督改制的过程中,首先改变用人机制,慧眼辨贤庸,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退位让贤,让真正的才子“佳”人登台献艺,让我们寄予厚望的改制名副其实,卓有成效。
韩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