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显赫的“官位”,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功绩,他只是液体火箭发动机一名普通的设计员。然而,他那甘当人梯、连续三次让贤的风范,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就是航天11所型号发动机系统组副组长郭有利。
刚过不惑之年的郭有利,正是精力充沛、专业技能日臻成熟的时期。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也使他这位火箭发动机系统组副组长成为组里的“元老”,可他从不以此自居,而是用自己踏实的工作作风,可贵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带动年轻人,尽心竭力为年轻人脱颖而出提供沃土创造条件。1993年,原组长任室副主任后,准备让他接替组长的职务,他却极力举荐小他十几岁新分配来的研究生刘志让任组长。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小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众多年轻人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067基地、原航天总公司“青年十杰”称号。1994年,小刘任室副主任后,他又力荐新来的大学生彭建国当组长。1997年,小彭任财经处副处长后,他又推荐新来的研究生肖明杰任组长。而他却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牢牢地拧在了副组长的位置上。
20多年来,他先后当过炊事员、器材助理员、涡轮泵设计员、系统设计员。面对多次的岗位变动,他从无怨言,都是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而每一步都走的那样执着、那样坚实。他参加研制的“长二捆定向姿控发动机”及“姿态控制发动机输送系统特性计算和试验研究”,曾获原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先后荣立067基地二等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