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沈阳军区某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工作不如搞好关系,有成绩不如有人民币”的错误思想。甚至有个别干部不在工作上下功夫,而是到处走关系,跑官要官。一次干部调整时,一名工作干得不怎么样的连长,盯上了一股长的位置。他心里明白自己凭工作成绩竞争不过别人,于是就偷偷摸摸带着2000元钱找到一名师党委常委家里。岂料这位师领导不仅断然拒贿,还把这名连长跑官要官的事摆在了师党委会上。党委会上,其他常委也反映一名后勤助理员和一名营长,分别找到师领导跑官要官被拒之门外。师政委说:对跑官要官者姑息迁就就是放纵,对这种人不能只是背后婉言谢绝,或拒之门外,要带头揭发,谁敢跑官要官,就给谁曝光亮相。师长说,要让搞歪门邪道跑官要官的干部不敢登领导的门,让靠关系“进步”的人没有市场,使这种错误思想没有藏身之处。达成共识后,师党委决定对这3名跑官要官的干部在干部大会上指名道姓地提出批评,并宣布取消他们今年的晋升资格。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今年该师新提升的90余名干部无一人跑官要官,全是靠素质过硬,政绩突出而被重用的。干部们从中悟出道理:跑官要官之路走不通,靠工作成绩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正确的进步之路。
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了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人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
时下跑官者不乏其人,他们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跑官不止”,每能如愿;而那些以伸手要官为耻的人,尽管政绩突出,却“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你大讲跑官要官可耻,把任人唯贤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有谁会相信?治跑官要官之风,要头头抓,抓头头,重要的是治“源”,堵住“给官”这个口子。如此,跑官要官之风自然就销声匿迹了。(原载《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