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借钱要有“证据”意识

2023年10月27日

日前,小王与邻居老刘为了借钱的事又闹了起来:去年八月初,小王借给老刘两千五百元钱做生意,谁知后来老刘还钱时却只还了两千元钱,说是只借了这些。两人为这五百元钱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好诉诸法院,而法院却无法受理,原因很简单,小王不仅拿不出借钱给老刘的证据,而且连做旁证的第三者都没有。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借钱,这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互助行为,在某些时候却成为难与人言的苦涩话题。在生活中有些人,或碍于情面,或图省事,自以为借钱者都是亲朋好友、同事老乡,是不可能赖帐的,于是在借给别人钱时往往连个必要的手续都没有。可一旦借钱方真的要赖帐不还或少还,便束手无策,有些人因此气得病倒,有些人在恼怒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做出不该做的违法事来,使受害者反而变成害人者,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窃以为,我们应当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借钱给别人要有“证据”意识,无论是多么好的亲友,借给人钱时一定要求对方写个借条,写明金额、归还日期和利息等,或者是找一个可靠的证人在场目击。一旦发生借钱不还或少还的情况,自己手中就有确凿的证据。所谓“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明算帐”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还有一句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周宁光)

上篇:陕西农民果树“专家”走“西口”
下篇:陕西电信业突飞猛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5/18/3385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