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交通“米”字型公路规划图上,有一条虚线连接着古城西安与“飞机城”闫良,把这条虚线变成实线,早日打通西安——闫良高速通道,是陕西交通人心中的愿望,也是三秦父老的企盼和希望。
西(安)——闫(良)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40—连浩特一一河口在陕西境内的重要一段,它起自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谢王互通式立交,北至闫良,经三区两县,跨越渭河、清河,全长39.241公里。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8米,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总投资8.64亿元,建设工期两年。
西闫高速公路是国家和我省交通建设重点工程,该工程投资大、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建好西闫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沿线政府及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协作,同舟共济,保证了西闫高速公路的顺利进行。1998年4月,西闫公路部分控制性工程开工,后因设计等级提高而重新变更设计,直到1999年12月1日全线才全面开工建设。建设者们克服设计变更带来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到99年底,已累计完成总投资20615万元。并实现了铁路高架桥、清河大桥等控制性工程的提前合拢。
质量是中心管理是关键
西闫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是陕西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西闫项目组是其派出的负责西闫公路建设管理的专职机构。他们在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队伍素质和战斗能力的培养。在项目管理中,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人人肩上有担子,各司其职,独挡一面,管理、协调、监督、服务,虽然人数不多,但该管的工作一样不拉,项目管理井井有条。
项目组制定了严明的工作纪律,要求组内人员摆正位置,正确处理业主和承包人的关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做到文明服务,尽可能为承包人排忧解难。严禁以权压人,以权谋私,严禁安插施工队,严禁指定原材料供应点,严禁接受吃请,收受承包人财物礼品。项目组还设立了一部监督举报电话,专门受理各种不正之风投诉。因为他们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拒腐蚀、永不沾的廉洁作风,保证工程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管理思想是每一支管理队伍的灵魂。西闫项目组从工程伊始就提出了以工程质量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企业效益为基本点的管理思路,在管理中讲科学、讲质量、讲效益,并明确提出了西闫高速公路必须达到全优工程的奋斗目标。99年春天,有关方面考虑到西闫公路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清明节前四个标段30KM主线上的青苗必须铲完,项目组长李耕同志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科学的分析,认为条件尚不成熟,不能铲青,并与其他同志交换意见后反馈给领导,及时改变了这个决策。后来的建设实践证明,如果当时铲青,全线3000多亩良田将颗粒无收,还会由于设计变更不能按时开工将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99年10月,各标段中标队伍进场后,在加紧办理土地手续的同时,组织承包人把以往开工后的工作提前做好,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保证开工后马上就能展开大面积施工,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和投资。他们先后完成了原地面复测、原材料试验、土场选择、临建工程、试验室建设等工作,为开工后形成大干快干的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项目组99年在C、F合同段开展了“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完成建设投资3000万元,使月计划任务完成率提高了20%以上。2000年,西闫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空前繁重,为了保证全面完成计划投资,项目组把竞争激励机制纳入项目管理,在全线六个合同段开展施工劳动竞赛。竞赛以质量、进度、文明、安全为主要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奖惩办法,各参建单位将承包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班,落实到每个人,全线形成了比管理、比质量、比进度的良好建设局面,月计划任务完成率平均达到100%,最高达到155%,为顺利完成2000年建设任务打下了基础。
在抓好工程进度的同时,西闫项目组始终把工程质量当作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严格按照“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办法。他们以文明、规范施工为中心,狠抓施工现场管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上一道工序检测不合格,坚持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在质量问题上,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有权,实行“一票否决”制,质量有问题,坚决推倒重来。同时,他们不断强化质量监督和处罚力度,要求组内人员每周下工地质量巡查不少于2次,查出的质量问题要造表登记,处理结果要反馈复查。在处理质量问题上,他们严于管理,敢动真格,该返工的坚决返工,该停工的坚决停工整顿,决不手软。对于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通病,项目组制定了严格的施工工艺,加大了监控力度,明确了质量负责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组还针对工程中的技术难题,与公路交通大学合作,开展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等课题研究,科学指导施工。
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项目组的同志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极大的牺牲。省高管局主管西闫公路建设的李养民副局长,亲自出面办理公路用地审批手续,经常深入工地现场办公。组长李耕同志是国务院最早奖励的公路战线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先后参加了我省几条主要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并担任了技术总负责,是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排头兵,具有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管理能力,是西闫高速公路建设的核心领导和带头人。李耕同志年已花甲,他本可以回家与老伴安享清福,但他认为,不管是做为一个老党员,还是一个毕生奋战在公路战线的公路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袖手旁观。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进他日夜奋战在西闫公路建设工地上。跑工地、定计划、找问题、定方案,过度地劳累终于使他身心交瘁,他因中风住进了医院,不等痊愈,脸上贴着膏药,他又上了工地……。他这种克己奉公的无私奉献精神给同志们做出了表率。项目副组长杜新科同志年富力强,业务能力强,是项目管理的骨干力量,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项目管理中,组内同志不计利益得失,没有节假日,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严监理严监督 力保西闫创全优
西闫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由陕西省公路工程咨询公司承担,实行一级管理,设总监理工程师及其办事机构——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下设三部一室,即工程部、合同部、行秘部和中心试验室,并根据工程的分段情况,设六个驻地监理组,对西闫公路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监理。
为了高速优质建好西闫路,西闫总监理办抽调精兵强将,配备了技术素质过硬,职业道德过关的监理人员46名,组成了一个工作经验丰富、职称结构合理的监理队伍。他们从一进场,就建章立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监理管理办法,其中包括监理人员工作守则、监理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岗位职责范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文件资料管理办法等18项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并汇集成《监理手册》发给每一位监理人员,使人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按章办事,保证了监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进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西闫高速公路一开始,总监办就根据西闫项目组提出的四“严格”、四“禁止”的总体要求和“团结一致干实事,从严要求创全优”的指示,提出了“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监帮结合、争创全优”的口号,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监理人员依据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充分的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利用配备齐全,先进的测量及试验仪器进行认真的检测检查,一切让数据讲话,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而全面的监控。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是工程质量监理的基础,他们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于进场的每批材料都要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书及产品性能检验指标等资料,且必须取样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否则限期清除出施工现场。如何保证质量,他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把好“三关”:①开工审批关,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严格审查承包人的人员、机械、材料、施工计划及方案等,特别是对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从技术、经济安全及进度方面进行全面论证,使其更趋合理,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工;②工序检查关,旁站监理人员坚持哪里有施工,哪里就有监理,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按工序流程操作;③交工验收关,对于已完工的单项工程,按照部颁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打分,保证验收计量的工程合格率达到100%。桥头跳车可以说是公路质量通病。西闫线处于平原地区,沟渠纵横,结构物较多,台背回填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们制定了《台背回填管理细则》,要求每个台背都要责任落实到人,并签定保证书,在回填过程中要求在台背画线,严格控制每层厚度,确保密实、稳定。监理办始终严格贯彻项目组的建设思想,积极主动为西闫公路建设出谋划策。为了搞好工作,他们冬顶寒风,夏战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任何质量隐患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没有任何法宝,只有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于不合格的工程,总监理工程师杨荣尚同志讲的好:不合格的坚决推倒重来!这句话体现了西闫总监办一班人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态度、信心和决心。
参建职工热情高严格要求互赶超
“只要第一,不要第二”,这是西闫高速公路一个项目经理掷地有声的话语,也是西闫公路全体施工人员,全力投入西闫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精神写照。西闫高速公路六个合同段中,有四家都是铁路队伍,他们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铁兵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工第一线条件恶劣,日晒雨淋,寒风酷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修一条高质量的西闫高速公路。
在施工管理中,他们严格按照项目组、总监办的要求,加大人员、设备、资金投入,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狠抓施工质量,力促施工进度,保证了西闫高速公路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工程质量,他们从原材料进扬、试验检测、工序交验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自检把关,没有发生过任何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事情。
为了加强质量监控,许多项目经理和现场技术人员骑着自行车沿着崎岖的施工便道,逐一查看工程进展,指导工人施工。在砼灌柱桩施工中,为了保证连续灌注,他们几天几夜不合眼,许多工人都说,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美美的睡一觉!他们的确太累了。可是,一听到隆隆的机器声,他们个个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去。在西闫高速公路开展的2000年施工劳动竞赛中,他们内抓管理,外学经验,互相协作,互赶互超,合理安排,规范施工,形成了大干快干建西闫的热潮,为西闫公路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凭着这股“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不服输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建造着黄土地上的丰碑。
各级政府都关怀全线无阻奇迹来
西闫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保障工作采用政府出面,费用包干的形式,分别由西安市和咸阳市负责。西安、咸阳两市政府对此项工作特别重视。西安市成立了以张波副市长为总指挥、各区(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指挥部,负责处理征迁及建设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各区(县)、乡、(镇)都分别成立了协调办公室。咸阳市也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西安市交通局就西闫线施工环境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和工作程序,明确了13条工作纪律和两方面的奖惩办法,并提出了“一个窗口对外,保证西闫高速公路施工无阻挡”的工作目标。要求一旦发生群众阻挡施工,辖区协调办必须在24小时内解决,否则,视为阻挡施工一个工作日,罚所在乡(镇)500元。他们还印制了《西闫高速公路施工环境报表》,发放给每个施工单位,要求每月如实填写,做为考核、奖惩各协调办的依据。市交通局还给各协调办配备了专车,给协调人员配备了通讯工具,要求主动与施工单位联系,上门了解、搜集情况,及时解决施工环境方面的问题。
西闫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大型建设项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并就建设方案、建设标准等重大问题具体指导,省交通厅乌小健厅长、曹森副厅长等有关领导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工程进展,解决施工困难,并于今年大年初一在条件艰苦的渭河特大桥工地,与工人共度2000年春节,给予西闫公路建设者以极大地鼓舞和力量。沿线的土地、水利、公安、文物、税务等相关行业和部门,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路绿灯,有的还主动上门服务,为西闫公路建设出谋划策。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西闫高速公路顺利建设的重要保证。
人们相信,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建设者,西闫高速公路一定会早日贯通,到那时,当人们走在宽阔平整的西闫高速公路上时,一定不会忘记这些曾经挥汗如雨的公路建设者。 (张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