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替父 应聘

2023年10月27日

文/阎冬

刚50岁出头,身怀绝技的父亲退休了。他是在减员增效中被“一刀切下来的”

退休了,就该轻松轻松。可听惯了机器轰鸣,习惯了8小时劳作的父亲并不适应这份轻松。他先试着帮母亲买菜做家务,不精通此道的父亲虽然干得认真卖力,母亲却嫌他碍手碍脚;他也试着和其他退休职工一起,打牌、下棋,去娱乐余生,可没几天,就娱乐不下去了。想想,父亲16岁以一个农家子弟的身份来到工厂,从一个什么都不懂,没有多少文化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车、钳、铣、刨、磨样样精通,并有多项技术革新成果的工人技师、厂级劳模,是他几十年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的结果。他的一切荣誉和甘苦都来自于工作,父亲离不开工作,离开了工作,他便成了生活中多余的人。这是父亲这一代人身上的闪光点,也是他们的弱点。所以,退了休的父亲,仍然要找一份工作。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工厂。他原来所在车间也有意返聘他,因为工厂缺少像他那样的人,可他一想,自己返聘了,不是就多了一名下岗的青工;他想到社会上找工作,不会交际又不善于推销自己、脾气耿直的父亲,先后应聘了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儿子,我真不希望满头花发、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再去找工作,但一看到他那份真诚劲,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在心中祝愿他早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找来找去的,工作没找到,倒把他急出病来了。于是,便想帮助父亲找一份工作。适逢工厂附近的小镇有一家私企招收车工与钳工,待遇还挺丰厚的。父亲去了一次,没有成功,我详细询问了经过后,决定替父应聘。

经过一番认真的准备,我拿着父亲的劳模证、技师证等一大堆材料,信心十足地应聘去了。面试没费劲就过去了。到了复试,人家才知道我是替父亲应聘的。40岁以下和高中文凭还是父亲说的那两个硬条件让我“卡壳”。那是招聘的最后一天,眼看父亲的希望又破灭,也顾不上许多,竟当着众人的面为父亲争辩起来。至于年龄,我父亲是大了点,可你们启事中说技术好的年龄可以放宽一些,我父亲堂堂一个万余人大厂的工人技师,正好符合这点;至于文凭,根本就不是什么事,你们说工人技师的文凭高还是高中文凭高?你们光要文凭,不重“实技”,怎么不招研究生去呢”我父亲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他只想找一个能发挥余热,让自己绝技产生效益的地方,你们既然那么教条,我也不跟你们罗嗦了。

说完,抓起父亲的材料,愤愤不平地向门口走去。还未迈出招聘办公室,从偏门中走出一个人,好像是经理,他叫住我,并郑重地告诉我:“你父亲已被录用了,下个星期一就让他来上班。”我真想给那家伙一拳,问他为什么到现在才出来,但不知为什么竟十分感谢地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上篇:部分省市名称的由来
下篇:茶联寻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5/2000052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5/22/33873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