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企改革树新碑 兴翔纸业创辉煌

——陕西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2023年10月27日

文/刘海峰 赵一扶 毕德 东方尔雅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从此和人类的文明与发展息息相关,西府凤翔曾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的承袭,曾几何时,这片土地上曾派生了一个关中造纸厂,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这个造纸厂并没有承袭西周文化的辉煌,仅有的是:管理的落后,产品的滞销,观念的落后,企业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最终不得不破产。

国企破产,职工下岗,这虽说是改革形势所迫,然而,职工生活困难形成的压力,使地方政府感到肩上的担子却很沉重,职工们在苦闷中等待,地方政府在千方百计想办法?

2000年5月8日,一条惊人的消息从中共凤翔县委主办的《凤翔报》上传出,并被加了编者按:“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关中纸厂的基础上于1998年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公司董事会牢记朱镕基总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没有轻巧的道路可走,必须老老实实地改善和加强经济管理,建立一套现代企业制度,否则,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指示,在企业管理上动脑子,想法子,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摆脱困境,产销两旺,跃入规模企业。他们的复兴,是我县企业改制成功的见证,为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壮大树立了样板,为振兴凤翔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喜可贺。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是我县今年要完成的三大任务之一,是全县人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全县各个企业都能认真学习借鉴兴翔公司的经验,依靠科学管理,焕发企业生机,促进工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

这个消息犹如春风在西府凤翔广泛传播。这个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个什么样企业?它的领导者是谁?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人们感慨敬佩之余总想去探个究竟。

上篇

异乡农民花巨资收买破产企业并担任董事长。他说,他要回报社会,做国企改革的探索者,即使巨资打了水漂,也是一种贡献。

贾兴民,这是中国人最普通的一个名字。兴民:硬要从字面意思讲仅有一点兴旺,兴盛民众之意,贾兴民的普通并不在于他的名字,他的普通在于他是一个农民,因为中国的农民太多太普通了。

十几年前,沐浴在中国改革开放春风中的贾兴民,是最早觉醒起来的中国农民。那时候,他以一种非同寻常的胆识,扔掉了昔日从父辈手中接过的老镢头,走出了父辈们永远也没有走出的目光和视线,开始小打小闹走上了经商路。

这是一条陌生的路,这更是一条曲折的路。

搏击商海,几多风雨,几多辛苦,贾兴民凭诚实的劳动,凭党的好政策一步一步走上了富裕路,他开始有了积蓄,他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兴平市兴民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这个招牌在兴平市不算很大,但它却预示了一个农民的成功,凭这个公司贾兴民完全可以过上富裕甚至小康的生活。然而,贾兴民并没有这样做,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身为农民他可以走出狭隘的小农意识,但他却永远走不出农人的善良与厚道,他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他的一切,因此,他要报答党,报答祖国,报答社会,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心志,破产中的关中造纸厂走进了贾兴民关注的目光。

原关中造纸厂,是一个国有企业,地处凤翔县纸坊镇,原有职工378名,破产后贾兴民决定去经营,一次拿出几十年的积蓄去买一个破产企业,这需要勇气,更是一个壮举。然而,这个壮举开始许多人并不理解,不只是贾兴民的家里人反对,就连周围的朋友们也劝说他,“你有吃有穿,又有自己的企业,花五六百万去买一个烂摊子,图啥?”的确,亲属朋友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就连贾兴民自己心里也清楚,其中的困难相当大,弄不好,五六百万有去无回。面对种种好言相劝,贾兴民说:“困难大,是自己的能力低,如果能力强的话,困难就变得渺小。”贾兴民的话很朴素,但却很有哲理。他还说:

“成功是苦劳,一个外地人,在凤翔干事业,去解决240人的吃饭问题,创造社会就业机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失败了,也是一个功劳,因为,这是一个有力的尝试,后来者可以借鉴,既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

中国农民很伟大,他们的伟大在于长年劳苦,不断生产粮食,维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的农民很伟大,他们的伟大预示着,他们不但需要土地,而且需要“舞台”,在“舞台”上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创造土地之外的辉煌。

1998年9月30日,在凤翔县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在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精神的推动下,在凤翔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陕西省兴平造纸厂,兴平市兴民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及17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对原关中造纸厂资产整体买断,并经过改制,成立了陕西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正是兴平农民贾兴民。

中篇

在一第一次股东大会上贾兴民说,他对管理一点不懂,对造纸技术一窍不通,但他坚信“认真”二字的重要性。

改革注定了落后机制下的关中造纸厂破产的必然,事实上仅凭换了一张招牌,这并不能代表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样,新生的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去改制也是一种必然。为此,积极做好企业改制工作,成了公司工作的当务之急。

然而,由于企业多年停产造成的改制困难却显而易见,所以在改制过程中,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在企业组建成立的头一年里,努力实现企业平稳过渡,生产基本达到设计能力,使企业初步走出困境”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严格遵照《公司法》,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制定并通过《公司章程》,民主选举了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由5人组成:贾兴民同志任董事长,李忠孝同志任总经理;监事会由此3人组成:贾平伦同志为首席监事;并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发展必须“精干,高效”的原则,在企业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制。

现代企业发展重在管理,董事长贾兴民首先从经营管理上动刀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这是原关中造纸厂存在的一个通病,这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绝对不允许。为此,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了综合管理部、生产部、财部务、供销部、保安办公室等5个部(室),生产线设制了4个分厂,并打破工人干部界线,实行一人多职,管理干部不脱产。这样,使企业管理人员由规定的15%降到6%。

事实上,任何的改革在开始阶段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总会有阻力,贾兴民及其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同样也不例外,这个新生的企业在最初阶段注定它要经历一些磨难。让一个兴平的农民来做关中纸厂的老板,凤翔人不理解,纸厂的原职工不理解,尽管他们过去停产,连工资都拿不到手。受传统观念的阻挠,初来乍到,董事长贾兴民这个外乡人的压力很重,这个沉重并不是他担心投进去的会不会收回,而是怎样让职工信任,让凤翔人民信任。为此,贾兴民每天一边忙着企业的改制工作,一边又投出大量的精力,接待那些上访来的职工,这些人坐在办公室不愿离去,面对种种刁难和质问,贾兴民理解大家,理解大家的心情,只是,大家还没有理解他贾兴民,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他贾兴民不是为了来“掏金”,要说“掏金”,那里不成非要来此,从贾兴民的内心来讲,就是想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实事,为改革出一把力,因此,他早早地就有“首先为国家,为职工谋利益,其次才为股东创效益”的打算,可眼前这个大道理说出来有些职工一时半刻也不会相信,要让职工相信必须得用具体的行动和事实说话,董事长贾兴民以宽大的心胸和情怀,在努力化解企业改制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矛盾。

在改制过程中,为了切实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确保一方平安稳定,公司按照甲乙双方关于购买原关中造纸厂资产的协议,将原厂的378名职工全部接收,本着稳定职工对职工负责的原则,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把选择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让给职工,他们制定了让职工自愿选择的三种方式,给每个职工都提供机会,先培训后选择,对职工全部进行妥善安置。这三种形式包括:1、安置上岗;2、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对愿走的大开绿灯,并给予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与支持;3、请长假,并且提出安置费可以自愿人股。由于采取了以上办法,照顾到了职工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安置职工247人,请长假92人,买断工龄39人。

对安置后的职工,公司将其身份和工资装入档案,实行合同化管理,并逐人签定用工协议。公司重新制定了“目标管理办法”全部实行定岗定员管理,依据完成的产品,质量和消耗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计发工资收入。在多劳多得分配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充分体现技术和能力的大小,董事长贾兴民提出了“多能多得”,与此同时,将激励机制引入管理中,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力争在分配上拉开档次。其中,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就是公司激励机制中的一种。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但得到了职工的普遍赞同,而且投产后,很快就激发了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短短几个月,职工的收入逐月增加,人均收入达到420元,其中有的月份达600多元。

从放假发不出工资,到职工拿到了工资,甚至拿到较原工资多一倍的工资,这时,公司并没有忘记国家劳保福利待遇的规定,公司象国企一样,给职工发放各种劳动用品,并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将退休职工纳入正常统筹,从而使安置上岗的职工情绪稳定,爱岗敬业,工作干劲实足,整个企业生产工作井然有序。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公司又组织制定了分配制度以外的其它12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并相应配套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贾兴民及其公司领导们以身做则,不徇私情,要求职工做到的,管理人员及领导干部必然首先做到。有一次,公司有个管理人员找贾兴民想通过关系将自己的熟人招进厂,被贾兴民坚决回决。对于贾兴民来说,如果需要用人,他可以到社会上公开招工,但决不带头乱了制度,用关系私自安排人。因为,在他心里还是那句老话,企业利益第一,职工利益第一,至于自己挣不挣钱无所谓。

抓管理制度,努力争取“软件工程”到位的情况下,公司又先后投资327万元,对原来的工艺设备进行了全部的检修,更新,改造。其中新增设备36台(件),更新设备18台(件),调整工艺管道1300米。通过对备料,切草,废纸处理系统的改革,大大的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通过对造纸厂原网部,清洗及工艺系统的改造,增加了品种,并使造纸宽幅由原来的1600mm增加到1760mm,定量由原来最大只能生产420g/m2增加到可生产530g/m2,且浆、清水、白水的压力,流量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增加了系统的清洗能力,大幅度降低了清水用量。这些改造项目的完成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品种,保证质量。同时,又征地2.1亩,扩大美化了生产经济环境,打了三眼井,完善了配套设施,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公司的全部改造工作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最大幅度地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重点,改造扎实,彻底,效果显著,这样使职工在放假多年操作技术逐渐生疏的情况下,于1998年11月28日开工,一次试验成功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平时,谈起公司的管理,董事长贾兴民说:“管理主要是人”,他甚至还说:“我对管理一点不懂,对造纸技术一窍不通,文化水平极其有限,但我坚信‘认真’二字的重要性”。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不懂管理的人,却使公司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知耻而后勇”,人们发现贾兴民不单是注重“认真”二字,事实上在贾兴民身上另外还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市场观念新;二是有魄力,抢抓机遇准确,敢字当头,具有开拓精神,三是进入角色速度快。

下篇

改制工作获得巨大成功。第一年,生产纸板8344吨,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086万元,销售产品近5000吨,兴翔纸业

创造了该企业建厂以来的最好成绩。

企业改制完成了,管理工作到位了,董事长贾兴民说:“产品是关键”。贾兴民认为这个产品包括产品生产也包括产品销售,而在产品生产中质量又是一个关键,因为质量直接影响着销售,因此董事长贾兴民头脑中始终紧绷着产品质量这根弦。为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公司注重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他们曾多次举办学习培训班,请技术人员讲课,一方面树立职工的市场观念意识;另一方面增强职工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具体工作中,他们严把产品质量关,努力从源头消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对于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及时改进,对于非法操作手段,坚决制止,一切从严要求。

公司抓质量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不怕损失,大胆实践,从而使他们在工艺参数,毛布,聚脂网等材料选型及配件的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了成熟的经验,这些都成了公司宝贵的财富,做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随后公司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品有没有市场,能否销售出去,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能否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董事长贾兴民认为,产品的销售不仅是销售人员的事,也是全体员工大家的事。因此他们狠抓员工的思想认识,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观念,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针对有些用户对按照国家行业质量标准生产的产品不愿接受的情况,公司制定了自己内部更高的质量标准,而且尽可能地按照不同用户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内控质量标准,在此过程中他们对每个用户都建立了用户档案,并随时对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同时制定了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在具体工作中董事长贾兴民身先士卒,亲自带队,99年三下江南,在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考察市场,接触用户,推销产品,不辞辛劳。当时正值造纸行业市场疲软,在这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董事长贾兴民提出了以优质的产品,较低的价位和全心全意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努力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实践证明他们这条路走对了,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公司的产销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品销售99年1—3月份25万元,4月份60万元,5月份108万元,逐月增加,一直看好。

春花秋实,有付出终会有收获。兴翔公司员工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企业不但实现了稳步过渡,管理工作走向良性正轨,而且生产纸板8344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086万元,销售产品近5000吨,创造了企业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尾声

一个企业从死亡走向新生,它留给人们的不只是一种心灵上的快慰,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强了人们驾驭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先破产,后改制,陕西兴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凤翔县企业改革树起了一面旗帜,高举这面旗帜,踏着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角,不断前进,是农民企业家贾兴民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目标。2000年,贾兴民认为是他们公司前进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和发展。这一年,他们的总体思路:求实务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强化管理,降耗增效,促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这个总体思路下,他们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产品产量,保证质量、增加效益、确保安全。他们的具体任务是:2000年生产机制纸板10000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产品销售率达95%。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在总结过去成绩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将企业管理工作当做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继续抓紧抓好,他们对管理人员从学习现代化管理理论,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基础管理工作贾兴民认为,他们还有弱点,他们决心化大力气来抓它,这其中包括一是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二是在生产上要抓好设备管理,正常情况下开动设备时,每开一个小时,就要出一个小时的合格产品,确保设备满负荷运转,提高劳动效率;三要进一步抓好员工的队伍建设。

回首过去,兴翔纸业已经创造了企业改制发展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兴翔纸业我们祝愿你兴隆昌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5/200005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5/26/3389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