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边志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离开绿色,人类将会落到何等田地,那是不言而喻的。
在美国,到处可见旨在增进公众“生态意识”的宣传站,免费赠送有关报纸,科学家、公职人员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讲、咨询等。在圣路易动物园,该园老板从头到尾一直同我们谈论着动植物保护的话题。他把培育动物供游人观赏与宣传生态平衡巧妙结合起来,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参观结束,我们刚进大厅,迎面却遇见一老人手拿非常漂亮的毛皮,向人比比划划。原来,她在告诫人们,毛皮很美,人们都想把它制成衣服穿在身上,可最终是生态受到破坏,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身。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舒适和满足。
在美国,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别墅,四周都有一定的空间种草养花。碧绿的草坪,缤纷的花朵,令人怡然。除此,还有许多“绿色王国”,地面被绿色覆盖,空间被绿色占领,绿树成荫,树上还密密地披着绿色攀援植物。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被染绿了。在绿绿的大树上常常可以看到精心制作的鸟窝,那是主人为鸟儿建造的乐园。用美国人的话说,各得其所,万类自由。类似这样的鸟窝,我们在美国农村也时时可见。大片庄稼地的地头,高高挺立一根杆子,上面固定着精致的鸟房。这与我国农村地头的手拿芭蕉扇、头戴草帽的稻草人的作用大不一样。
在美国,人与人的竞争十分激烈,可人和动物却和睦相处。
成群的和平鸽与老人与小孩窃窃私语,一只只松鼠跑到路上,在垃圾箱里钻来钻去,在游人身旁窜来窜去,在草坪的花坛边上跳来跳去。
这些小生命煞是可爱,你若取出食物,伸手唤它,它会轻轻松松地朝你走来。在“十七英里”海岸,成群海鸟,竞相与我们嬉戏,从我们手中夺食的情景,使我想起我国云南昆明的红嘴鸥。
美国人以保护生态为自豪,一有机会就要向客人夸耀。记得我们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宇航中心参观时,陪同人员就一个劲向我们炫耀:尽管这里经常进行各种试验,可仍然繁衍生息几百种水鸟。的确,我们在乘车行进途中,随时可见水中白鹭低飞,丛间苍鹰悠鸣。在发射场边的一株巨大松树上,工作人员筑了一个有双人床大小的鹰巢,为哺育幼雏的“父母们”安家落户,免除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