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对常州市中小企业调查时了解到,一些改制企业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许多旧的弊端去而复返,经营重新陷人徘徊不前的状态。经营者普遍认为根本原因是以前的改制不彻底,并提出进行“二次改制”。
据调查发现,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普遍实行人均入股,由于股权比较平均,分配上拉不开档次,造成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逐渐减弱。人人持股给改制后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企业创新和提高经营水平的内在动力受到限制。如改制后的常州蓝陵橡胶厂在新增贷款、回报、项目、运作等方面都要经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在利润和资金安排上,经理层主张开发新产品,但股东大会反对贷款进行技术改造投资,而靠少量的自有资金又解决不了问题。在分配方面,股东代表多坚持采用档案工资加奖金的办法,使经理层加大分配改革力度、招揽技术人才、稳定经营管理骨干的发展思路无法实行。去年60万元的利润基本被人头费吃光。从分配情况看,该厂收入最低的清洁工月收入600元,收入最高的总经理月工资1200元,新的“大锅饭”挫伤了经营人员的积极性,一些企业经营骨干开始不安心现状,采取各种办法寻找新的出路。为此,蓝陵橡胶厂的经营者正在试图进行“二次改制”,将股权向少数人集中。 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