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谁破坏投资环境,就砸谁的饭碗”,如今已成为我国西部各省区共同遵守的准则。经过下“猛药”治理,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明显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西部大开发。
西安市前不久走访了678户外商投资企业,共收集到企业反映的软环境问题215个。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西安市将一批影响投资环境的典型违法、违纪案件曝光,举一反三。户县原太平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利用职务之便,以给乡政府安装电话为名,占用在这个乡投资的一家旅游度假村5000元安装私人电话,并收受这家企业补助费1000元。户县纪委、监察局分别给予两人党纪和政纪处分。截至目前,涉及全市各部门的215个问题,已经解决165个。在已解决的问题中,企业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有151个,满意率为91 5%。
办事“程序多、手续繁、效率低”,是不少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西部许多地方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机制。重庆、成都、西安等市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建成“一个窗口对外、一栋楼里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中心投诉”的外商投资联合服务中心。客商来开发区投资,从项目的考察、咨询、洽谈到立项、签约、审批,不出一个大楼就能完成。
近年来,西部地区还将加强法制建设当作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来抓。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了西安市西北钓具公司不履行还款计划案,为中日合资的上海哈雅布萨渔具制造有限公司挽回损失134.8万元;依法判决了西北一家公司拖欠香港建兴实业公司装修工程款案,为其挽回损失64万元。在正确执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同时,西部许多地方的地方法规也日益完备。西安市政府先后颁布了《西安市外商投资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西安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补充规定》等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