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非洲卖菜记

2023年10月27日

文/刘梦熊

前些年,我们受祖国的派遣来到中非,帮助经营中非乡村发展部属农场——勃亚利农业站。这是一个种植水稻、西瓜、蔬菜和养殖鲜鱼的综合性示范农场,我们专家组不但抓生产,抓管理,还要抓产品的推销。

在旱季,我们种植的青菜、西红柿、黄瓜等非常畅销,供不应求。然而,一到大雨季,当地农民的蔬菜上市量猛增,我们的蔬菜销售越来越困难。眼看辛辛苦苦种起来的四季豆、黄瓜、青菜、萝卜、西红柿等堆在小卖部无人问津,最后只得倒人鱼塘作饲料,实在令人惋惜,大家都为产品的销售而发愁。于是,我们准备了一些新鲜的蔬菜、活鱼和大米,到首都班吉市的各国驻中非的大使馆转了一大圈。外交官们夸我们的产品质量好,都买了一些,但毕竟人数很少销量有限,拉回了一大半。

首战失利,我们没有气馁。

后来,听说班吉大学是一所拥有数千人的综合性大学,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市场。我们采摘了数百公斤上等的新鲜蔬菜,到班吉大学去试销。先找到总务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但一提订货,就摇摇头说:“早已订满了,不需要。”那口气像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我们的翻译费了一番口舌,他才勉强地签了条子叫我们送到厨房去。到了厨房,厨工们见那条子,叫我们将菜筐抬下去,过磅后整整齐齐地堆放好,我们都一一照办。一位胖乎乎的女士,特别挑剔,见菜叶上有一点点泥巴,就拉着脸非常认真地说:“请将泥巴洗干净再过磅。”我们只得将青菜重洗一遍。

过了几天,我们又准备了一批新鲜蔬菜,洗得干干净净,二上班吉大学。事前,大家贡献了从国内带去的风油精、清凉油、伤湿止痛膏等“礼品”,到了总务长那里,我们的翻译不提卖菜的事儿,拿出几盒风油精、清凉油,滔滔不绝地介始起药品的功效来,他听得入了神,忙打开风油精的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在额角擦了一点,顿觉心旷神怡,连声道:“色蓬!色蓬!(很好!)”,“万赛博古!万赛博古!(非常感谢!)”,收下了这份小礼品。

“有蔬菜吗?”

“带来一些。”

“请送到厨房去。以后请你们每星期给我们送一次货。”

就这样打通了第一关。

到了厨房,翻译主动与厨工们打招呼,取出一叠伤湿止痛膏,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一个个伸出手抢着要,每人只给两张,这样才显得“珍贵”。那位胖乎乎的女士说自己的膝盖痛得厉害,马上将伤湿止痛膏贴了上去。这时,我们正想将菜搬下来,厨工们一齐过来,七手八脚将菜抬进厨房,让我们歇着,有的还给我们送来了饮料,再也不拣三挑四了。

第三次上班吉大学时,厨工们一见我们的车,“斯诺瓦,阿迷!(中国朋友,你好)”呼喊着迎了上来,那位胖乎乎的女士拍拍膝盖,欣喜地告诉我们:“这药膏真灵,贴上没几天就不痛了!”从此,每次送货时,都给他们带些药品,这对缺医少药的中非人民无异是雪中送炭。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兴旺,从单一的蔬菜,扩大到大米、西瓜、鲜鱼等,每次订货时也从几担猛增到几吨。我们的产品还打入法国兵营。

一天大清早,大雾弥漫,我们与中非工人一起在菜地里摘菜。突然一声惊叫,原来是一位中非工人的手被毒蛇咬了,他痛得满头大汗,脸色发青,不停地呻吟着。我们马上将他背了回来,立即进行扩创排毒,接着用季德胜蛇药涂在创口的周围,很快就止住了剧痛,又将药丸让他带回家中口服,没几天就痊愈了。那工人拎了一只黄橙橙香气四溢的大菠萝,执意要我们收下,也只好领情了。

“中国专家有神药”。

“中国人有特制的香水(风油精)。”

消息,很快地在当地流传开来。

中非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来农业站时,常常提起风油精、清凉油,我们奉送一点;驻中非的外交官们来买菜时,问起清凉油也送一点。在这个长年烈日炎炎的赤道之国,小虫子特别多,被咬上一口就奇痒难熬,用手一抓发起一块红斑,这时,擦上一点风油精、清凉油就显奇效,因而特别受人青睐。小小的风油精、清凉油使我们赢得了不少新朋友。一些政府官员,主动为我们牵线搭桥,不断地扩大销路,财源滚滚而来。农业站的利润创历史最高记录,头一年便旗开得胜。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6/2000060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6/02/3392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