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人才基地、信息与金融中心,以及联结东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正在西部大开发的世纪伟业中发挥着愈来愈强大的作用。然而,西安绿地少、大气污染严重,夏季更因为热岛效应而酷热难熬。这些使西安的城市形象、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吸引外资的能力都受到极大的损害。国内外大量的事实证明,大幅度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治本之策。有鉴于此,程安东省长于1998年9月就提出了配合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建设西安绕城林带,给古城西安“戴”上美丽的花环的宏伟设想;并拨专款,委托西北大学以赵荣教授、曹明明教授、马俊杰教授等为主组成课题组,就这一设想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提出林带建设的初步方案。课题组经一年多的深入调研,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被省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定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
拟建设的西安绕城林带将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为轴线,视土地利用及地面建筑情况,在高速公路两侧营造宽200—500米,由乔、灌、草、花、果合理组合,在绕城高速各接口立交桥处点缀大型主题公园集合而成“绿色花环”,并沿连接市区的各主干道两侧辐射进入城区,与城区绿化融为一体。西安绕城林带长约80公里,占用土地约1850公顷,预计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10年。
西安绕城林带建成启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建设伟业。其效益具体体现在:
一、有效调节小气候。预计林带建成后,将使西安市夏季平均气温下降2~3℃,日最高气温下降4~5℃,能降低气温年较差3~4℃;可使西安市空气相对温度增加10~20%;同时,可有效降低风速20~50%;并依靠林带与城区间形成的昼夜环流,有效地扩散城区的大气污染物。
二、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林带建成后,依靠其自身的光合作用吸收C022.65~2.86万吨,放出O22.00~2.12万吨;同时,林带可吸滞大气飘尘2.95~3.50万吨,吸收SO2150~295吨;此外,林带还可有效衰成交通噪声,杀灭细菌、病菌,并释放出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离子。
三、改善西安市的整体形象。林带建成后可使西安市的人均绿地面积由目前的3.25m2上升到约10.0m2,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到60%左右;从高空俯视,西安将置于一片绿色之中,并在其外围有一美丽的“花环”环绕。
四、使沿线的投资环境改善而带来土地价值。预计林带可使沿线土地等级提高2~3级,并产生每年大约2亿元的升值效益。
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林带使西安的环境质量与城市形象大为改观,预计可使游客数量每年增加10%,游客滞留延长时间2~3天,增加就业岗位8万余个,共创旅游业直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达30~40亿元。
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提高身心健康。环城林带为西安市民提供了闲暇游憩的好去处,又提供了生动的环境与社会文明教育基地,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现代文明意识。
七、为西部大开发城市生态环境的整治建设树立样板。
八、有效地限制西安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张。
同时,环城林带建设还可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珍惜植物的保护等结合进行,可体现其更广泛的效益。
(曹明明赵荣)